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萨克斯 >> 萨克斯介绍 >> 正文 >> 正文

迪奥阴间广告,网友观感极度不适是谁在

来源:萨克斯 时间:2022/12/21

艺术无国界,但品牌有国界。刻意的丑化和抹杀生造出来的亚裔形象用多了,现实中的概念形象也将会被混淆。对于打着艺术、文化及公益的幌子别有用心遍行天下的人或企业,绝不能放任。

《骄傲的矜持》

这是迪奥的广告宣传作品——《骄傲的矜持》,从图中可以看出,照片中的中国女人眼神阴鸷、脸色暗沉布满雀斑、眼影厚重,还戴着清朝的护甲。

整个图片背景若是加深,是不是顿感阴风袭来,后背发凉。而被衣服遮掩的包包若不是太注意还真不清楚这是迪奥的包包广告。

毫无疑问,这个让网友观感极度不适的“阴间”广告作品引来网友骂声一片,甚至有人说干脆叫《傲慢与偏见》更是被指出有讨好欧美人对华人的刻板,阴狠狡诈印象之嫌。

评论截取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国外眼中的“亚裔”都是这样的形象呢?

说到这个就要说说我们再来看看一直未在大陆上映的漫威《尚气》。

不管是男主还是女主,莫名其妙的都是这种类型。细眉毛,眯眯眼是标配。而最有争议的应该是尚气的父亲角色“满大人”,这个角色全称是傅满洲,这个角色可是让整个西方人恐惧了一个世纪的男人,对,你没看错,就是一个世纪。从小说到影视出过几十部,除了电影小说以外,在电视剧、广播、音乐、漫画等所有主流文化都曾有过傅满洲的身影。你可以想想这个系列有多火爆,可以说当时在西方就是家喻户晓的“万恶之源”的存在。

年,他推出小说《傅满洲之谜》,一举风靡西方,印数逾百万册,迅速被译成十余种文字。萨克斯·罗默将傅满洲刻画成一个让人见了毛骨悚然的魔鬼人物,“身材高挑、精瘦、秃顶,一对倒竖长眉的细眼冒出绿光,像猫一样动作悄无声响,行踪诡秘,一如撒旦”,“丧心病狂地要消灭白人,征服全世界”。

萨克斯·罗默扬言,自己“创造一个中国恶棍的形象”是为“大众文化市场”提供一个“黄祸”的化身。然后专业形成的一种恣意向全球散布中国“黄祸”恐怖,丑化中国人的消遣影视文化,在现实和历史的共同作用下,傅满洲从此和“黄祸”捆绑在了一起,成为了西方人对亚洲种族歧视的拟人化形象,并很快成为了各种艺术和娱乐创作形式的题材。让人无奈的是,这些在西方收到热烈的追捧,这也就是为什么该系列从上世纪10年代起至今久演不歇,若不是亚裔的抗议活动及中华崛起,这一形象可能会继续荼毒改变着下一代的青少年。

而其中代表美国大众文化传播的好莱坞派拉蒙影业公司、华纳兄弟影片公司,以及英国电影工业如得到了攫获观众的至宝,急急乎将萨克斯·罗默描绘的傅满洲诡异境界搬上银幕,以投契西方白人种族主义观众的兴味。萨克斯·罗默的系列小说用“傅满洲博士”肆意渲染“黄祸”恐怖,给它涂上“东方的野蛮色彩”。但是,他并没有明确傅满洲的国籍,更不是指宣统“溥满洲”。英美电影公司从上世纪20年代拍摄《傅满洲博士之谜》起,却肯定了这个黄皮肤魔头是“中国人”,矛头直指全球的炎黄子孙。

所以细眉毛,眯眯眼就是西方人眼中“中国人”的形象。至于满脸雀斑,我大致猜测是因为西方女人一般年龄过了一定岁数都会这样,而中国人或是亚裔因为皮肤的问题反而没有这种问题,若是把老女人+眯眼细眉组合起来这妥妥的恶意满满。

多年来,西方印象中审美中的亚裔女性形象就是这样,不这样拍可以么?可以!但甲方不买账,如之奈何?毕竟摄影师或广告公司也要恰饭。但东方的审美会被西方审美同化么?不会!要不,也不会有在座的各位有时间看到这里了。说到底就是文化入侵,若媒体都是这样的形象,久而久之,自然接受这种形象。

尚气

为什么西方品牌都热衷这个?

1.制造热点

国内老套路,黑红也是红。墙内开花墙外香。现在世界局势都是透着XX味道,恶了中国市场自然在国外品牌会得到更多溢价,前面很多国外品牌都是这样做的,包括一些大牌。

2.国人健忘

耐克、阿迪达斯、范思哲、纪梵希、蔻驰、CK、肌肤之匙、DG、HM等等相继被爆出问题,那么请问,现在有多少还记得他们犯了什么问题么?要记得微博是是中国人的微博,只在这个渠道道歉有多人看得到呢?难道要求国外都用微博?也就是说其实只有中国人和少数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可以看得到,对于国外,影响微乎其微。

乐天百货

在他们眼里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多大的事。即便被扒出来,只要过了风头,中国消费者还是会疯狂地买他们的产品,毕竟品牌名气在那。他们笃定了,中国人就是“人傻,钱多”、爱慕虚荣、好了伤疤忘了疼。就算行为再恶劣、辱华再严重,从长远看都不会真的影响销量。而国人善忘,该买的还是会买,毕竟不是当事人不是自己不是。

3、ngo势力

最近在某乎看到“如何看待赛雷话金发布视频《扒下公益的马甲,中南屋还剩个啥?》?”这篇,视频更是被各大团点赞,看后感触颇深。PS:首页图应该是挂了,图里面内容倒是挺震撼。换一句话说,“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具体信息内容话就不多说,怕不过审,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文化入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这西方也知道。一次次的试探,一次次的从历史从儿童开始改变这就是我们不能容忍的。你比如,有些人说自己不是中国人而是“世界青年”,你感觉也有点道理是吧,我们都是“世界青年”的一员,但首先我们是个中国人。你都要反应几秒,若是这些言语给小孩子说,并用实际的行动去帮助他们去让他们感恩的情况下说会怎么样?

成年人已经有自己的社会认知,自己的价值观,若是从孩子开始就改变他们的观念,这些人长大后会怎么样?我们会很轻易的下判断。

中国人吗?长点心吧!别轻易地被别人带跑偏了,毕竟黄皮永远是黄皮,我们可以接纳他们,但不代表我们对他们就没有一点戒心。恶意丑化,不只是在侵蚀你的耐心还在侵蚀你的自尊心与民族信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