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公元前,小居鲁士与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的交战是因何而起?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小居鲁士有时会在沙漠的中穿行很长时间,每当他想要得到水或新鲜的食物时,小居鲁士会在沿途村庄当中较为安全的补给站停下来。
小居鲁士的进军
小居鲁士选择的路线只能迫使军队迅速的穿过被色诺芬称之为“阿拉伯”的荒凉的地区,大家都到了饥荒的边缘,希腊人尤其感到失望,除了在吕底亚的小居鲁士的波斯军队,其他人是不可能购买到任何谷物的,而且小麦价格飞涨,所以士兵们不能过于奢侈,因此就设法通过吃肉来维持生活,可能是通过狩猎的方式获得肉类。
根据色诺芬的描述,小居鲁士他要防止国王武装他的军队,他认为他走得越快,就越不会有一个准备充分的国王与他战斗;另一方面,他走得越慢,国王的军队就会越来越壮大。
就像古典作家一样,色诺芬也认为尽管国王的帝国在其领土范围和居民数量上是强大的,但由于距离遥远和军队分散,如果有人迅速地攻击它,它是弱小的。
小居鲁士在科洛塞停留了7天,在塞莱纳停留了30天,在派勒特停留了3天,在皮地恩停留了5天,在塔苏斯停留了20天,在伊苏斯停留了3天,在萨普萨克斯停留了5天,共计73天。在这期间希腊雇佣军每天都需要获得报酬。
从越过幼发拉底河开始,军队就以艰难的步伐前进,离开幼发拉底河后,虽然有让小居鲁士有更长的时间来补给他的军队的路线,但他选择了一条没有很多补给点的以便可以快速通过的路线,原因是小居鲁士已经对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的备战工作感到不安,国王已经开始准备的这种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另外,根据色诺芬的记载,小居鲁士预计阿布罗科马斯会禁止他通过叙利亚,然而,阿布罗科马斯没有这样做,听到小居鲁士在西里西亚,就从腓尼基撤出,据说带着有30万人军队,投奔了国王,而小居鲁士旨在阻止阿布罗科马斯的军队与国王军队汇合。
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的筹划
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的准备时间比大流士二世的准备时间还少,就像公元前年的波斯人一样,国王先命令阿布罗科马斯摧毁幼发拉底河上的桥梁,利用水路切断通往巴比伦的通道,以减缓小居鲁士的前进步伐。
与此同时,国王着手准备巴比伦的防御工事。根据色诺芬的说法,在小居鲁士行军中的第三天,他们遇到了一条很深的壕沟,这条壕沟向上穿过平原,延伸到米底之墙,当国王得知小居鲁士正向他进军时,他建造了这条战壕作为防御手段。
色诺芬进一步解释说,所谓的战壕,它是用烧过的砖砌成的,铺上柏油,20英尺宽,英尺高,据说它的长度是20个帕勒桑,离巴比伦不远。小居鲁士大肆传播了这样的消息: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建造了战壕,但掉转头来拒绝战斗。
根据狄奥多鲁斯的说法,阿尔塔薛西斯二世一听到小居鲁士离开的风声,就从各处征集军队汇集到米底的埃克巴塔纳。
这个细节并不意味着国王当时在他的寝宫(当时是早春),更有可能的是,他人在巴比伦。提到埃克巴塔那作为集合点是很容易解释的,就像大流士三世后来所做的那样。狄奥多鲁斯说,由于集合地点很偏僻,来自这些遥远地方的部队未能按时到达战场。
这证实了色诺芬的说法,在库纳克萨战役中幸存的希腊雇佣军通过底格里斯河时他们见到了小居鲁士和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的私生兄弟从苏萨和埃克巴塔那带领一支庞大的军队前去支援国王。国王的军队包括了阿布罗科马斯的军队,阿布罗科马斯被色诺芬称为国王的四个指挥官之一,另外3名分别是蒂萨弗尼斯,戈布里亚斯和阿拔士。
在库纳克萨集结的国王军队不包括来自小亚细亚西部的军队,阿布罗科马斯的军队仍在路上,东伊朗的部队,他们也会晚些到达。还有一些较近地区的军队,巴比伦尼亚,苏珊那,米底,卡德西亚人还派出了一支由阿塔耳斯指挥的骑兵。
我们不能得到关于国王军队规模的可靠估计,可以根据色诺芬的记载简单地推测,国王军队在数量上要多于小居鲁士,但是色诺芬认为有庞大的90万人的军队跟着阿尔塔薛西斯二世上了战场,这是不可信的。
狄奥多鲁斯的记载中引用了宫廷医生克特西亚斯的数据,即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率领了40万军队,这个数字的规模虽然没有色诺芬的90万人夸张,但仍然太高了。
克特西亚斯的其他数据也与色诺芬的数据不同,但无论来源如何,这些数据都是不可信的。例如,克特西亚斯认为小居鲁士的东方军队有7万人,虽说比色诺芬的10万人要少,但还是太夸张了。此外,如果算上一万名希腊雇佣军,小居鲁士的军队规模只有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的五分之一。
此外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小居鲁士与国王的护卫人数,小居鲁士有1万护卫,是国王5万护卫的五分之一。小居鲁士方面的伤亡人数是人,而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的伤亡人数是人,是小居鲁士的伤亡人数的五倍。
虽然小居鲁士的军队数量要少于国王的军队数量,但是这些数据显示的兄弟之间的军队数量相差过于悬殊,现代学者认为国王军队人数大约为人比较合理。
希腊学者认为希腊雇佣兵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波斯军队充满蔑视”,但这与雇佣军认为的正相反。色诺芬和普鲁塔克都强调了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士兵的纪律和训练情况,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带领他的军队有秩序的前行,希腊人对他们的良好纪律感到惊讶,他原以为如此庞大的军队会伴随着尖叫陷入混乱,四散而逃。
普鲁塔克则把失败归因于小居鲁士的傲慢和克利尔库斯的缺乏纪律。小居鲁士和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军队的构成表明,即使东伊朗部队的延迟表明在几个月内组织一次大集合是不可能的,但征兵制度从小亚细亚到印度完美地运作。
考虑到在伊苏斯集合的士兵数量相对有限,国王依靠巴比伦人巴特鲁斯等人提供士兵。除了小居鲁士将他的骑兵一起分配到战斗中扮演重要角色外,依靠数千名希腊雇佣兵在小居鲁士的军队中也绝对是一件新奇的事。
另外在库那纳克萨的冲突不是小居鲁士的希腊雇佣兵和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的正规军之间的决斗,而是两支王室军队之间的冲突。
小居鲁士和他的军队到达巴比伦创造了阿赫美尼德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政治和战略局势。国王在他的帝国的中心受到了敌人的威胁,这个敌人率领着一支想要夺取最高权力的大军。
因此,这种危险比大流士在公元前年-年所面临的情形要更加紧迫,当时的叛军从未试图或从未成功的团结起来向帝国中心进军。小居鲁士的远征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亚历山大的征服,就像大流士三世在公元前31年所经历的,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失去了对小亚细亚和幼发拉底河以外地区的控制,包括埃及。
小居鲁士与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的交战
这场决战发生在幼发拉底河上的库纳克萨,距离巴比伦只有60英里。小居鲁士穿着他的铠甲,骑上战马,手里还拿着标枪,接着他对所有的人下达命令,让他们武装好自己,站在各自的位置,各司其职。
所有的士兵按照小居鲁士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站好队伍,克利尔库斯带着军队站在右翼部队靠近幼发拉底河的地方,普罗克西努斯和克利尔库斯紧挨着,其他的将领按照顺序依次排开。梅浓和他的军队占据希腊军队的左翼位置。
至于波斯军队,大约一千帕弗拉戈尼亚骑兵在靠近克利尔库斯的右侧位置,和希腊轻盾士兵一起,左翼是阿里埃乌斯的骑兵以及其余的波斯军队。
国王的军队不是喊叫着而是悄无声息地靠近,走路的步子都是匀速而缓慢的,帝国的旗帜高高耸立在中央,那是一只展翅的金雕。在国王军队的左边是大量身穿白色铠甲的骑兵,据说蒂萨弗尼斯是他们的司令官。
与骑兵挨着的是拿着柳条盾牌的军队,接着是拿着木盾牌的重甲士兵,木盾牌长得都到脚了,据说这些士兵是埃及人,然后是其他的骑兵和弓箭手。这些军队按照自己的方式向前行军,每个队伍间有一定距离,但同属于一个队伍的士兵彼此是紧挨着的。
在他们的前面,每隔一段距离都安置了滚刀战车。正如大流士三世后来做的那样,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对于他的镰刀型战车非常有信心,“战车上安插的镰刀从车轴旁伸出来,放在车辇下,临近地面,好像要将所遇到的东西都砍断。
结语
总的来说,波斯人的意图就是要让战车冲进希腊军队,并把军队肢解成碎片”。但是成功率并不像预想的那么高,就像亚历山大的士兵做的那样,每当希腊人看到战车来的时候,他们就会为这些战车让开路,只有少许士兵被战车吓到并被撞上,但并没有造成重大伤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