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斯蒂芬·金的儿子欧文七岁时,喜欢上了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E大街乐队,尤其喜欢乐队里的萨克斯演奏家克拉伦斯·克莱门斯。欧文对爸爸说:“我要学萨克斯,将来像克拉伦斯一样演奏。”
斯蒂芬·金和妻子听了很高兴,他们满怀希望,憧憬着欧文有音乐天分呢!将来成个神童也不一定。圣诞节,他们送给欧文一支低音萨克斯作为礼物,还给他请了位音乐家老师。然后他们开始祈求欧文的学习之路一切顺利,像是期待奇迹的发生。
大概七个月后,斯蒂芬·金忽然对妻子说:“如果欧赞成的话,是时候终止他的萨克斯课程了。”果然,欧文一听就欣然同意了,还明显松了口气似的。原来他早就不想学了,只是最初毕竟是他自己提出要学萨克斯的,他怕说出来爸爸妈妈不同意。
通过这七个月的时间,斯蒂芬意识到,虽然欧文很喜欢听克拉伦斯洪亮的演奏,但他却不是演奏萨克斯的料,老天没有赋予他这种特别的天分。那么,他是怎么知道儿子没有这方面的长久的兴趣和天赋的呢?
斯蒂芬·金说:“我发现了一点,欧文只在老师规定的时间练习演奏:每周日四天放学后练半个小时,周末再练一个钟头。而一旦规定的练习时间结束,他就像解放了似的,迫不及待地把萨克斯放回原处,直到下一节上课或是练习的时间才拿出来。而且,我从来没听到他摆脱乐谱即兴吹出一曲新调子,让自己喜出望外一把。在我看来,儿子跟萨克斯真的是玩不到一块,永远都是在被动地练习、排练,没有真正地演出时段。这样不成,如果他不能乐在其中,就不能成器,还是趁早探索其他领域,也许还有其他的天赋有待发掘呢。”
自此,欧文结束了他的萨克斯学习。
斯蒂芬·金认为,天赋问题使得“练习”这回事完全失去了意义,如果你发现某件事上你天赋异禀,你就会主动去做。哪怕你没有观众没有听众,但每一次都是你自我陶醉得炫技表演,因为,你自身会感到快乐,甚至是狂喜。反之,就说明你并不是真的喜欢这件事,并不具有这方面的天赋。
相信很多家长都困惑过,不知道自家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报了那么多培训班,什么舞蹈啊,钢琴啊,绘画啊,编程啊,还是不确定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
或者说,不知道应该坚持让孩子学什么兴趣,让孩子放弃哪些兴趣。谁知道孩子是不是只是一时兴起,学着学着就放弃了。
很想能识别出孩子真正、长久的兴趣所在,去进行开发和培养。
在此,斯蒂芬·金教了我们一招。衡量孩子的兴趣,就是看孩子是否一直一直在被动地做那件事。还是即使没有老师要求,平时他自己也会自主地来练习这个兴趣。
当然,孩子都容易三分钟热度。即使自己喜欢的,也往往不肯下苦工夫,难以完全自我坚持。还是需要父母从旁引领一下。完全靠孩子自觉,还是不太现实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