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国家,各个领域中都有着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其中,民族器乐就是在中国悠久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的音乐艺术代表之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等历史因素对各种各样民族器乐的积累沉淀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和作用。
而现代音乐在当今时代广受人们的喜爱,以其快节奏、娱乐化以及更为贴合人们的生活和情感等音乐特点在乐坛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现代音乐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将民族器乐与现代音乐进行融合,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必将会大大地促进音乐文化领域的发展。
民族器乐与现代音乐的发展现状,民族器乐发展现状在中国的历史上,由于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同时在文化发展方面,也受到了西方文化较大的冲击,其中就包括西洋乐器的流入。因此,中国国民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西洋乐器的喜爱程度更高,而对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了解和学习少之又少。
这在中国的音乐教育教学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很多学习音乐的学生会选择西洋乐器,例如钢琴、小提琴、萨克斯等,而民族乐器只是被极少数的学生所选择。这样的现象不断发展,使得西洋乐器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远比民族乐器更高,民族乐器愈发不被人重视。根据民族乐器的结构特点,可将其大致分为四类,分别是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
但是,某些民族乐器被人肆意改革,随意改变乐器的材质、结构等。当乐器发生较大改变时,不能充分将其本身的特征和灵性展现出来,从而失去了乐器本身的文化内涵,民族韵味也就随之被大大削弱。
从民族器乐的教育发展来看,仍然有很多人认为民族器乐是落后的,是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在学校教育中,对民族器乐的教学不够深入,大多只是对演奏技巧的教授,导致学生对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并不了解,不能从根本上认识民族器乐,进而对民族乐曲也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针对乐曲的学习和欣赏来说,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模仿,对乐曲的内涵及其要表达的情绪情感也只是浮于表面,不能全面而深入地掌握。例如:二胡的代表性作品《二泉映月》,很少有人不知道这首作品,但是大部分人也只是聆听过最为著名的片段,并没有聆听过全曲。
欣赏比聆听层次更高,涉及到乐曲的各个方面,从乐曲的本质出发认识其内涵,深刻把握情感特征,最后才能在演奏乐器的过程中将乐曲完美地展现出来。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国民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不断提升,逐渐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并对民族器乐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目前各类音乐培训机构中,民族器乐课程的开设较为丰富,如古筝、二胡、琵琶、竹笛等课程。中国传统音乐在不断传承与发扬的过程中,创新积累了大量的音乐表演技法,不仅在国内越来越受欢迎,在世界音乐领域也有着独具特色的魅力和十分重要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