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鹏程,中共党员,长安大学级公路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本科生,获长安大学-年度“长大·标兵奖”长大之星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现已推免至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现担任长安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团长,连续四年担任班长。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陕西省一等奖,同时获得优秀共青团员、校园文化先进个人、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30余项。
谁不是凡人一个
在长安大学学子邹鹏程眼中,年的开始并不顺利。
倾力创建的科研项目半途而废,线上苛刻的面试环境难以满足,因为疫情而拉长的高强度考核战线难以承受,这些都让他深刻地体会到了去向顶峰的艰难。这个夏天,他斩获了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暑假学术夏令营的优秀学员称号,却还是与向往的同济大学的直接拟录取资格失之交臂。
我们都经历过如此失望的时刻,但总有人像星星一样为你指明方向。
邹鹏程最崇拜的偶像是著名土木工程学、桥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茅以升先生。在茅院士的主持下,中国人克服了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等重重困难,设计并建造了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
邹鹏程熟读茅以升先生的书籍,深入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在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总将自己与榜样相比,也会设身处地投入想象:如果是他,会怎么做呢?在一次次的对照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潜移默化中进步,在沉静深刻中成长。在经历了严格的预推免考核后,他终于一步步走进了桥梁的顶级学科殿堂。
年10月12日16点31分,守候在电脑前的邹鹏程终于等到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待录取通知,长久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感觉所有的艰辛在那一刻释放了,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相比璀璨的烟火,邹鹏程更向往舒缓的晚风。“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在自己眼中,他不过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音乐的传播者,如果真的问起有什么不同,大概是在学习上更坚韧与自律,对目标与专业知识更加矢志不渝吧。
“谁还不是凡人一个?”邹鹏程学长感慨道。
榜样的力量,指引他走出迷茫,清晰认识现状;自我的力量,让他历尽千帆,终有所获。他自认平凡,但又与自命不凡者不同。平凡成为了他的跳板,而不是枷锁。厚积薄发,自我赋值越低的他,反而积蓄了更多的能量。
人生一曲,一曲人生
吹奏萨克斯管是邹鹏程最大的爱好。
九岁那年,邹鹏程第一次接触到了萨克斯。那段时间,美国著名萨克斯演奏家肯尼·基创作的《回家》风靡中国大江南北。这首悠扬而抒情的曲调,令他深深着迷。那时,他就下定决心,要在音乐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生活从不曾辜负努力,付出总会得到回报。他曾为了保持标准的口型而口腔溃烂,疼痛不已;也曾因为学业的压力暂时放下心爱的乐器,之后又加倍训练以求恢复自己以前的水平。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就这样邹鹏程与萨克斯共处了十二年。在家人好友的鼓励和萨克斯老师的教导下,他的演奏技巧不断提高,乐曲演奏更加动听。在考取了萨克斯演奏十级后他也不曾止步,继续探索更高的水平。因为他无比珍惜这一片音乐的净土,在这里,他可以自由翱翔,获得心灵的慰藉,全情投入,乐在其中。
来到长安大学,他又重新拾起了那个心中的音乐梦想。大一那年,邹鹏程通过了第一批面试,加入了长安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管弦乐团。此刻,一个小小的心愿正在他心中萌芽。年的秋天,长安大学管弦乐团正在忙于准备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能够参加比赛的都是经验丰富且配合默契的学长学姐们,招纳大一萌新参与这样的盛事完全在负责人的计划之外。那天,邹鹏程怀着心中的憧憬向指挥老师毛遂自荐。在指挥老师当即决定开展的面试上,邹鹏程不遗余力地展现了自己的水平,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一番交流之后,他成功获得了参与比赛的名额。不喊苦,不叫累,跟随着学长学姐辛勤训练,最后他们代表我校夺得了陕西省器乐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十年一日,艺馨于恒。此次比赛的成功让邹鹏程再一次在音乐中受到激励。
之后的邹鹏程又组织和参加了多次文艺活动和比赛,在校园文化艺术的舞台上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他不囿于光鲜亮丽的台前演奏,还多次参与音乐节目的幕后编排与组织工作,担任70周年校庆文艺晚会执行导演、多个仪式的礼仪统筹负责人,邹鹏程为学校校园文化艺术建设的蓬勃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为大学生艺术团的团长,邹鹏程在提高自我艺术修养的同时,也在帮助他人中收获快乐。年暑期,邹鹏程代表艺术团参加了火车站迎新活动。繁重的工作使他有些疲惫,但是当看到新生们稚嫩的脸庞上表达出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时,他便倦意全无,希望能让这些学弟学妹们感受到关心和帮助。在谈及担任长安大学高水平艺术团招生考试志愿者时,邹鹏程说:“看到考生为梦想拼搏的身影就像看到了从前的自己,艺术之路固然辛苦,但是每一个以艺术为梦的人都乐在其中,因为它带我们追寻到了生活的美,给了我们面对挑战的勇气。”
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即是舞台,在生活中做一位音乐使者,他一直在路上。
水到渠成,在花落时结果
在平时上课时,总是坐在第一排的邹鹏程目光炯炯,将老师的讲解深深刻在脑海中;课后的他喜欢参考不同学校教材,在进一步的复习中更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做到全面掌握。邹鹏程通过活动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学习他们的经验,在爱课程、B站等平台上观看课程,补充大量的专业相关知识,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为其后的学习道路奠定基石。在他看来,学习之路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路走来,邹鹏程严于律己,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进步。
而在科研中,邹鹏程也是如此。从选择指导老师到组织团队寻找同伴,再到项目立项,晨兴夜寐,兢兢业业;他曾因为建模比赛,多方寻找相关专业的合适同伴,只为了呈现出最好的作品;从专利书的书写,到专业软件的使用,邹鹏程都在其中收获了丰富经验。他回忆道,身处渭水之畔,与住在南校区的老师交流学习的地理距离无疑是科研路上的一只“拦路虎”,他曾无数次夜半三更发送邮件与老师交流,只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不辜负团队与自己的日夜耕耘。
点点滴滴的细节里,他向我们渐渐描绘出了一个优秀的普通人形象。同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对他来说只是又一个新起点而已,他还将走向更远的远方。他知道他身上承载着许多期待的目光,也鼓励大家“请相信学校,相信大家,相信努力,只要你足够用功,足够优秀,就能得到足够多的帮助,你可以再去激励自己,成就自己。”
所谓天道酬勤,天助自助者。邹鹏程在自己的青春里,不曾懈怠,用无悔和热血为青春开始下一段征程,时光漫溯,伴着朝阳,毅然朝着梦里花开的暖季前行。
来源:长安大学长安大学团委编辑:王洁茹审核:杨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