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萨克斯 >> 萨克斯发展 >> 正文 >> 正文

萨克斯单吐与双吐的手指配合

来源:萨克斯 时间:2025/3/30
北京中科白癜风刘云涛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一、吐音的要领

吐音是吹奏管乐的一种常用演奏技巧。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要求声音结实、干净、有弹性,节奏要均匀平稳。舌头的控制是吹奏吐音的关键,要演奏好的吐音首先应该了解以下两点:

(一)舌与气速

运用吐音时,要形成稳定而激进的高压气速,吐音效果则能改善。反之,气速不稳定,而以松散、无聚集力,无控制地呼吸,不是正确的胸腹式呼吸,没有应用正确的气息吹奏,即是运用吐音也不奏效。认真练习呼吸,以及通过练习长音,对每个音形成适当、准确、稳定而激进的高压气速。

(二)吐音时的舌头状态、位置、动作、起吹的发音原理

吐音时的舌头状态——松弛自然,微微抬起;位置——舌尖稍向上投接触哨片,接触面积要尽量少;动作——舌尖轻轻触动哨片的顶端,发“突”或“都”音节。舌的状态、位置、动作要反复琢磨,不断苦练,才能使音头在吐音时放松,舒适自然,吐音效果才能达到干净、清楚、纯美的程度。吐音要以慢练起,逐步达到快吐音,起吹的发音原理——吐音时气不能断,气压始终保持在舌尖周围,当舌头触及哨片的下沿时,使气流不能通过笛头与哨片之间的风口进入管内,舌尖阻止了气流使哨片不能产生振动,发音也就终止了;当舌尖离开哨片的下沿时,使气流通过笛头与哨片之间的风口,由哨片产生振动而发音;舌尖触及哨片尖下沿的时间愈短,离开愈长,发音愈长;舌尖触及哨片下沿的时间愈长,离开愈短,发音愈短,这时舌尖起到如同活塞或阀门的作用。

二、单吐、双吐及其他类型吐音的定义

吐音是吹奏管乐的一种常用演奏技巧。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要求声音结实、干净、有弹性,节奏要均匀平稳。吐音除了我所论述的“单吐”“双吐”外,还包括“三吐”、“气吐”、“唇吐”等吐音类型,在这里也稍作介绍。

(一)单吐

单吐又包括了“突”、”印”、“啦”式吐音。“突”式吐音,经常采用于演奏干脆快速的乐段,这个音节在音头吐音时,可以增进舌头动作的稳定性,而且动作简捷,所以这个音节称之为“基本吐音”,使演奏者发出各种表情变化和有特点的音乐效果。如长、短、快、慢、强、弱,但就其发出“突”(tu)音节的原则始终不变。

“印”式吐音,又称“软过音”,舌头的位置和动作大致同基本吐音法,音头可稍稍平一点点,舌尖可稍微呈圆形,起音动作要有轻柔的意念,使发出的声音柔和并更富有连贯风格,这种吐音经常用于抒情旋律乐段的演奏和连断音的演奏。“啦”式吐音,虽用的少,但很有用,舌头在哨片下沿轻微一扫,断音极轻弱的吐音,使你能感觉到,而又实际听不到的效果,处理的极其灵巧微妙。

(二)双吐

“突——库”(tu—ku)或“特—卡”(te—ka)两个音节。双吐需要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起音和收音方法。双吐法擅于演奏快速的乐句,需有单吐法的良好基础,并对发音力度的控制和音乐表现方面有较好的素质,做到奏出的声音节奏平稳、音量平衡,起吹音统一,掌握十分熟练,才能在乐曲演奏中,运用自如。

(三)三吐

用“突——突——库”(tu—tu—ku)或“特——特——卡”(te—te—ka)三个音节。这种吐法可同双吐法一样奏出极快的乐力。这种三吐法常常使每一次反复的“突”显得过分突出,所以有些演奏者采用另外一些吐音的音节转换,如:tu—ku—tu或ku—tu—ku。

(四)气吐

用“夫”(fu)音节的口型。这种吐音是萨克管在演奏轻音乐时常用的一种吐音法。练习时,尽可能少含笛头,上齿靠近笛头前,下唇尽量放松,做到上紧下松,吐音可直接由气带出“夫”(fu)声,此种吐音多用于较慢的抒情乐曲。

(五)唇吐

唇吐是依靠上下唇肌的力量,在上下唇有意识开闭的瞬间,利用腹中气流的冲力,把气流输入吹孔而发声似“扑”音,唇吐发音柔和,只适于在弱起乐段的起音或特殊的情况下使用。

三、单吐的四种表现形式及吹奏方法

在了解了单吐的定义之后,正确的“单吐”演奏就容易理解和进行了。演奏者将基本吐音按照乐曲的情绪需要更好的运用于乐曲当中,发出轻、重、长短等各种起吹效果,但“突”(tu)音节的发音原则始终不变。这样的演奏也使乐曲变得华丽、优美,从而增强乐曲的可听性,更好地使听众感受到萨克斯的独特音色。

(一)连音

在演奏连音线内的若干音符时,除第一音按音乐风格吐音外,连线内的其它音符,不用吐音,通过改变唇肌的张弛和呼吸能量加上指法的转换,不断地用一口气使音与音之间连贯圆滑地演奏。

(二)次连音

在演奏中,用基本吐音“突”(tu)音节起吹每个音,在演奏每拍的时值上,约占四分之三拍。

(三)保持音

在演奏中,要奏足该音符的时值,音与音之间要连责圆滑,用基本吐音法“突”(tu)音节起吹每个音,重音起吹。

(四)断音

在演奏中,用基本吐音法“突”(tu)音节起吹,只是更富有弹性和颗粒性、奏出的效果是记谱的二分之一拍。

四、双吐的吹奏方法

双吐与单吐一样也是萨克斯演奏中很重要的技术之一,但它与单吐不同,它是两种不同吐音方法的交替进行和使用,而单吐则是一种同样的吐音方法的连续进行。

双吐中的吐音“突”:

1.在口型正确的基础上将笛头叼住。

2.将舌头贴在哨片上。

3.用气流将贴在哨片上的舌头冲开。

4.当贴在哨片上的舌头被气流冲开后,舌头再回到哨片上,将气流切断。做以上这个动作时,口腔内如同发“突”字时的动作。

双吐中另一种吐音“库”:

1.在口型正确的基础上将笛头叼住。

2.移动口型,将“向内憋嘴”改成“向外撅嘴”。这时,口腔内所含的笛头部分减小,相反,口腔内的空间变大,舌头活动的空间也随之变大,这时舌头再作吐音动作就容易多了。当叼笛头的嘴向外撅时,除要保持基本正确的口型外,嘴不要撅的太多,向外撅多少,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定。

3.将舌头离开哨片,同时将咽部关闭。

4.用气流将咽部冲开,使气流快速通过。

5.当咽部被气流冲开,气流通过后,咽部关闭,将气流切断。

做以上动作时,口腔内如同发“库”音时的动作,将上面讲解的两种不同的吐音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就构成了“双吐”。

如何演奏好双吐:

1.最初的练习要从慢开始,大约每秒钟一个音符为最好,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使两种用不同方法演奏出的吐音基本相同时,再将速度逐渐加快。

2.要有节奏,其目的是通过有节奏的练习来掌握对吐音的快与慢的控制能力。

3.吐出的声音要饱满,结实,同时要有弹力。

4.注意吐出的声音要干净,因为这种吐音方法吐出的音容易产生杂音。

5.要特别注意音准,用这种吐音方法吐出的音较容易偏低。

6.要保持正确的口型。

7.用两种不同的吐音方法吐出的音量、时值相等,音高、音色相同,既是最好的双吐演奏。

五、实际演奏中单吐双吐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舌尖带动舌根前后大动,容易发出混杂声音,破坏音乐风格,这是很糟糕的吐音。

第二,舌头触及哨片的面积过多、紧、重、猛,发出的声音死硬,使声音失常,破坏音乐效果。

第三,在连续的吐音中,不可在每次起吹中都换气,这样会使唇部、颈部、两腮随之运动,使起吹的音头粗野难听,破坏音乐效果。

六、手指的配合

柔美的音色、准确的音高、干净的吐音、清楚流畅的连音、干脆饱满的断音是每个吹奏者所追求的。但在实际演奏中,特别是在初学过程中,常有吐音不清、连音不连、断音不断等情况,这些现象与不规范的持乐器的姿势、过高的抬指、僵硬的按指有直接的联系。

有的吹奏者气息上不来就靠双手“帮忙”,用双手拼命按住乐器,嘴唇使劲的包住笛

头,加上抬指过高,按指过重,结果造成了手指及至小臂、大臂肌肉都紧张,按指僵硬、手指不灵活,一遇到快的节奏就不能把音吹清楚,造成吐音不清、连音不连、断音不断的现象。僵紧的臂肌、肩肌又使本该通畅下放的气息上提僵滞,失去“下支点”控制力,造成音色僵硬、虚、紧。另外这样的姿势加上乐器本身的重量又造成了乐器的不稳定,影响笛头与嘴唇之间接触的稳定性,进一步形成了吹奏的恶性循环。要改掉这些毛病,一定要建立松驰自然的演奏状态,持乐器时两肩一定要放松、自然下垂,大、小臂肌肉放松使手指自然而略带有弯曲地进行按键。左手大拇指放在萨克斯管背面泛音键下端的指托上,大拇指尖略伸出。

运用泛音键时,将指尖向上轻轻一按即可。右手大拇指放在萨克斯管中部的指托下面以支持管身。双手在按键时显弧形并靠近音键,用指肚按键。左手的拇指为着力点,右手拇指为支持点,其它手指放松,按键时要充分发挥好乐器指托的作用,尽量地把一些力量放在乐器的指托上。按键时手指不可用力过重,以防手指僵化,抬指时不要过高,要充分发挥大关节的灵活作用,带动二、三关节协调运动,只有在松驰自然的运指前提下,才能保证演奏的自然流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