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从一条推特说起,有天美国有个小伙子在家用自己的唱片机放音乐,他发现了这样一个曲子,solo全程只有一个音,这条视频当然被全网疯传。
但事实上,仔细分析下来,这首曲子确实别具风味。接下来,详细探讨下,这个曲子究竟是咋地了。
01乐谱分析
先上乐谱,能够发现乐手真的是只用一个音,就这样对付过去了~~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十二小节布鲁斯和声,不过让人叹服的是,在这十二小节的和声进行里,萨克斯手的Solo从头到尾只用了一个Db这个音。
一个音符,一遍一遍又一遍的Solo,真爵了。是不是下次吉他手也可以客串下萨克斯手?
不过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件事也许没那么简单。毕竟那个年代的萨克斯手基本上都是爵士神坛里的巨匠。那么,这么猛的爵士乐手,究竟脑袋里想些啥?
02历史由来
这首歌来自于年,是TheFiveSatins乐队的曲目《TheJonesGirl》。
TheFiveSatins
在这首歌曲火了之后,歌手JimFreeman接受了采访,他是这样说的:“人生真是讽刺。我从前写过一首叫做《TheJonesGirl》的歌曲,当时幻想能够一炮走红,但没想到,是在63年多后。”
不过,早在年,这种单音Solo已经存在了。可以听下在LionelHampton乐队演奏的《FlyingHome》中的这段单音Solo。
在1.25秒处开始,同样是单音Solo。
大家一定想象不到,这首曲子在当时非常受欢迎。在当时,它实际上代表着针对查理帕克复杂华丽的Solo的一种反叛,并且让当时的观众为之疯狂。
再比如说,BigJayMcNeely乐队的这首年的曲子(千万要注意音量):
这首曲子从刚开始就让类似于尖叫的HighC不断地重复了三十秒。话说,往里面突然塞入一个惊叫鸡的声音,一点也不失和谐。
但是,当时的人们别提有多喜欢他们了。看下他们专辑的照片,这样疯狂的演出配上这样疯狂的男粉丝,这超过了我的认知极限。
03音符的花样
伟大的先锋爵士萨克斯手OrnetteColeman回忆起看McNeely演出的时光,说到:
我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乐手,衣着光鲜亮丽,吹着一个音符,一遍又一遍又一遍……但那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萨克斯Solo。
如果将开头给出的乐谱仔细分析的话,会发现,虽然只用了一个音符,但是乐句的节奏还是有变化的。还有就是,这个Solo里,27秒之后萨克斯的音色也有所改变。并不是将一个音重复好多遍而已。
一个音符其实也照样可以玩得很开,厉害的乐手,单单一个音符也有很多表现,比如:对于吉他手或者贝斯手来说,用拇指拨奏和用拨片拨奏会带来不同的音色,加上不同的力度后又会拥有不同的动态体现。
此外,吉他或者贝斯还可以用不同幅度和速度的推拉弦或者使用击勾弦来创造相同音符的不同听感。
更加有趣的是,一个音,加上不同色彩的和声、复杂的节奏,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听觉体验,比如这首Bossanova开创者之一AntonioCarlosJobim的曲子《OneNoteSamba》:
看下这首歌曲的主题部分的谱例(视频里用Gb调,谱例为Bb调):
每个单音的而持续时间都很长,但是加入了Samba的节奏、复杂的爵士和声以及其他旋律、节奏乐器的烘托,即使是简单的两个音,听起来也并不单调枯燥。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大师往往喜欢用简单的两三个音来演奏他们的音乐,这其实是某种程度上的“返璞归真”,复杂的演奏能体现一个乐手的功底,简单的几个音的即兴自然也可以。
比如大家熟知的HerbieHancock,常常喜欢用一些简单音符来演奏乐句。很多同学会认为爵士乐句无论是音阶或者音符的使用必须足够复杂,但实际上,大师们会用简单音符和节奏的组合就能体现爵士之美。
下面这个乐句摘自《Ceora》,是Solo乐段的第一个主题:
综上,单音Solo确实存在,即使很少的音符,加上其他元素,一样可以创作出非常棒的音乐。如果你也想尝试给自己的音乐来点新花样,试试从单音Solo吧~~
*文章参考油管博主AdamNeely视频TheWorstJazzSoloofAllTime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