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萨克斯 >> 萨克斯发展 >> 正文 >> 正文

在吉首民师的岁月琴法过关

来源:萨克斯 时间:2022/8/11

作者:石绍辉

配图:封面湘西(莫碧莲摄)

转眼之间,从吉首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闭眼凝思,“鳌鱼峰上,金桂飘香,莘莘学子汇聚一堂”的旋律犹在耳畔回响,往事历历在目。在诸多的往事中,一段琴法过关的经历最令我难忘。

我们是最后一届中师生,和初中相比,书法、美术、音乐和体育反倒成了重点科目,样样要过关。为了帮助我们培养一技之长,学校举办了相应的加强班,规定每人至少报一门。

我该报什么加强班呢?

每每看着那些洋洋洒洒、龙飞凤舞的三笔字,我就垂涎不止;看着别人拿捏着一支小小的画笔,轻轻勾勒,大好河山、鱼虫鸟兽……像变魔术般跃然纸上,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最令我心生羡慕的是那些学音乐的同学,他们轻轻地吹拉弹拨,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曲子就从笛管、二胡、风琴或古筝中传出,在鳌鱼峰上缭绕回荡,让人听得如痴如醉。我五短身材,加上连饭都吃不饱,自知没有那天赋,干不了耗费体力的行当,所以对体育丝毫不感兴趣。

通过深思熟虑后,我决定选报音乐加强班。一方面是爱好,另一方面是出于过关的需要。然而,申报表提交后班主任就找我谈话,叫我把音乐加强班改成中长跑加强班。他说,只要我同意,他就给我解决生活补助。权衡一个晚上,人穷志短的我为了填饱肚子,终究把音乐改成了体育,像老驴推磨一样在操场上转圈圈。

进入二年级后,学习任务非常艰巨,音乐、体育、美术等技能要集中过关,只要有一门过不了关,就不能毕业。

最令人头疼的是音乐技能过关。和我一样,大多数同学来自山旮旯,六年小学、三年初中课程表上体现的一周两节音乐课,实际上都被语数外等所谓主科占去了。偶尔上一两节,无非是教唱一首歌罢了。所以,读完九年书,我们学过的歌掰起两只手的指头就能数得完。至于音阶八度、和弦伴奏、识谱视唱等乐理闻所未闻;大号小号、横笛竖笛、贝司、萨克斯等乐器也是见所未见。光识谱就分简谱和五线谱,简谱倒是很容易接受,那五线谱就像电线上斜挂着的铁勺,泳道线上交错停着的蝌蚪,看着就让人眼花缭乱。更难的是,不仅要把这些谱识出来,唱出来,还要把它弹出来。

我们的音乐老师姓严,对琴法过关要求特别严格,伴奏、节奏和指法只要出现三五处错误,就会被他判处“死刑”,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我们没接触过风琴,要想顺利过关,绝非易事。那可怎么办?只能进琴房勤加练习。

琴楼在学校的小山包上,形似四合院,三层小楼每层各有一间大教室和若干间小琴房。大教室是上课用的,和普通教室没什么区别。小琴房里有的摆放钢琴,有的摆放风琴。钢琴房为数不多,是音乐特长生的专利,几个人共用一间,不用的时候就明锁加暗锁层层设防,一般人休想进去。风琴房占大多数,一天到晚不落锁,人人可用。

一届学生总有那么一两对在琴房里弹着弹着就弹出“情”来,被人举报抓获现行,那可不得了。我们这一届便有一个女音乐特长生和一个男体育特长生弹出情来,被抓个正着,双双被“逐出师门”,相关老师受到牵连被给予处分。为此,音乐老师把琴楼开放时间压缩为:第七节课到晚自习之前。

由于人多琴少,想要练琴得抢琴房。考试前一个月争抢得特别激烈。

从教学楼到琴楼要先绕过大操场,再爬一道斜坡。第七节课是课外自由活动,第六节课还没有下,同学们早已把音乐课本准备好。下课的铃声一响,大家三步并作两步,顺着楼梯扶手从教学楼冲下,一溜烟奔向小山包。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赶到琴楼,没想到琴房里已经有人了,还不止一个。心有不甘,气喘吁吁地从一楼跑到三楼,逐间查看,皆已人满为患。无可奈何,再回过头来看看琴房里有没有熟人,如果有,就请他或她让自己蹭练一会儿,练不了半个小时,就练十来分钟。如果没有,那就只能等了。

等着的人像一只饥渴的老猫,翘首以盼,希望琴房里的同学早一点出来。可十分钟、半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琴房里的同学还是没有出来。听着那断断续续的琴声,焦急得心都快碎了。偶尔走出来一个,箭一般冲过去,推开门一看,已被另一个同学抢先一步。想着,我就这样等着,看你上不上厕所,吃不吃饭?

琴房里的人不知是没有内急,还是憋住,迟迟不见出门,外边的人倒是等得肚疼尿胀。晚饭时间到了,空着肚子等了又等,可琴房里的同学还是没有出来——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抢到,怎么舍得出来,你等是你的事,他或她才不管呢。看来今天白等一场,只能明天再来了。

有时运气好,碰到熟人中途让出位置,但时间有限,刚刚进入状态,晚自习的铃声便响起,又得回到教学楼上课,好不令人扫兴。那又有什么办法呢?能不去上课吗?迟到一次扣出勤分一分,罚款五块;旷课一节扣两分,罚款十块,直接兑现,两天的生活费就没了,想着就让人心疼。所以,听到铃声还得飞快赶往教室。有时候,弹入迷了,陶醉得听不到铃声,迟了到或是旷了课。果真如此,那一天的努力就等于白费了。

对我来说,书法、美术和体育各项技能过关不在话下。可由于每天课外活动都忙于中长跑训练,练琴的时间和次数都非常有限,碰到和弦伴奏就蒙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螺号》和《金孔雀》等曲目单手勉强可以弹完,一伴奏就全乱了套。

我连续两次考试都没过关,又得交二十块补考费,准备进行第三次补考。考试前几天,我想临时抱佛脚去琴房练琴,可这种关头抢琴往往十抢九空。庆幸的是,我的同学梅子在琴法方面很在行,抢琴抢得勤快,又是个热心肠的人,有几次看到我没琴可练,她便主动把抢到的琴房让给了我。有时,瞧我不得要领,她还会手把手地教我一会儿。

补考的时间越来越近,可我一点底都没有,急得不知所措。学音乐最忌讳心急,心里越急指法和节奏越容易出错,越出错心里就越抓狂,形成了恶性循环。心都乱了,节奏岂能不乱?

“那可怎么办?”焦急之时,我向同学梅子求助。

“我教你一招准行,就看你愿不愿意了?”她说话总喜欢铺垫和卖关子。

“别拐弯抹角了,有什么好主意,你说说看。”学了一年多的中长跑,我养成了体育人的急性子。

“平时你没有时间练习,干脆花点钱买把电子琴,到时我教你。”她说。

“我吃饭都成问题呢,哪里还有钱买电子琴呢。”想到父母花那么大的本钱让自己读书、学本领,可自己老是过不了关,交了几次补考费,愧疚、懊恼不禁涌上了心头。

考试时间如期而至,我把相对熟悉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先弹,弹得有模有样,顺风顺水。心想,这回总算可以顺利过关了吧。谁知高兴太早,弹到第二首曲目——《小螺号》就接连出错,紧张得满头大汗,大脑瞬间一片空白,手脚动作乱成一团。

这次,我又考砸锅了。寒假回到山里,我为琴法过关的事整天闷闷不乐。

“绍辉侄儿,快毕业了吧,学习怎么样?”第二个学期开学前夕,向来关心我学习的志平表叔到我们家串门,算是为我饯行,顺便又问起我的学习情况。

“文化课学习不是问题,只是琴法老是过不了关。”我羞愧地答道。

“琴法是靠练的,你平时没练习吗?”他又问。

“课外活动时间,班主任安排我搞中长跑训练,等到有空的时候,琴房又关闭了,所以练琴次数少,总是半生不熟,考试一紧张,全乱了。”我说。

“是这样呀,我家有一把电子琴,不知还能不能用?”说完,他连夜回家把电子琴取来送给我。

娘用抹布抹掉电子琴上的尘埃,它看上去像新的一样,我上了四节电池,打开开关,试拨一下——琴没损坏。

开学那天,我带着这把电子琴回到吉首民师。只要一有空,梅子同学就教我找节奏,帮我纠正错误的指法。在她的帮助下,我像练武之人打通任督二脉一样,渐渐地找到弹琴的感觉。当我因其他爱好把练琴的事抛到九霄云外的时候,梅子总会及时给予提醒,甚至显得比我还着急。

琴法考试再次来临,我没有辜负梅子的一片热心,一举过关。

毕业离校的前一天,我恋恋不舍地在校园转了一圈,最后回到琴楼。兴之所至,在一间琴房里,我断断续续地弹起吉首民师的校歌“鳌鱼峰上,金桂飘香……待明日,走出校门”。

突然,一个身影出现在我的背后。转过头来,原来是我的同学梅子。我站起身来,叫她坐到椅子上为我弹完这首曲子。刚弹到“奔向土寨苗乡”就被音乐组长大喝一声:“你们这是在干嘛?快点走开。”

我们着实吓了一跳,曲子没有弹完,各自回到了土寨苗乡,站在山村的讲堂。

来源:团结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hynet

foxmail.co

监制/角角

责编/麻麻

编辑/王向远李艾家

审核/尚欣黄沙沙

更多资讯

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