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培训机构应该是春秋时期孔子办的私人培训班吧。并且当时孔子的收费是:“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什么意思呢?“只要人家能送我十条肉干儿做见面礼,我不会拒绝收留他做学生的。”这十条肉干在当时算不了什么,可以说孔子创办的私人学校是非常平民化的,所谓收费也仅仅是学生的见面礼而已。在当时学生是慕名而来,为的是学到孔子的知识。
而现在补课也是家长对自己孩子有所期望,有这个需求才有市场,老师才能有机会补课,只不过成了盈利机构。
实际需求+攀比催生了众多培训机构
现在一些地区给孩子报培训班成了一种风气,别家孩子都报了好几个班了,自己孩子一个都不报生怕落后,于是自己吃穿不在乎但不能让孩子输给别人。
各种机构层出不穷,广东有多家,北京有多家。启蒙教育、儿童班、小学班、中考班、高考冲刺班、琴棋书画班、舞蹈班、跆拳道班、乐器班、研究生考前培训班等等等等,数量繁杂。
毕业后还有教师资格证班、公务员考前培训班、司考班等,这些机构有一些肯定是有必要的,但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来选择,不能见一个报一个。
报培训班还是有效果的
之前在苏州,吴江一个老板的儿子上了5个培训班,有书法、数学、萨克斯和英语。并且这几个培训班都学得还不错,她经常带他儿子参加各种才艺比赛,萨克斯还经常拿奖。由此可见有时候进一些靠谱的培训班还是有收获的。
因此选择比较优质的培训班是最重要的事。市面上太多班让人挑花眼,此时要先看风评,再看资质,再看师资力量,再看往期学员成就,不能马虎。
需要说一句的是现在公职老师办培训班的并不多,因为三令五申不允许,老师也不会拿自己编制开玩笑。
培训机构当下还不能营业
培训机构属于人群比较聚集的场合,现在国内一些地区疫情有所反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避免不了,所以培训机构、酒吧、ktv、浴池等场合不会那么早开放,前两天就业于培训机构的老师还问要不要继续等下去,我说直接先找个工作干着吧,培训机构不一定到什么时候才能复工。
总而言之,我们普遍对孩子太过严格,望子成龙没有错,但要让孩子自然成长。我们好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要求极其严格,让孩子负担很重,但到了大学真正该学习东西的时候却又放任不管了,导致许多人大学时光猛地放松了,大部分都不能自律,于是天天不是上网就是玩儿,导致毕业了也没学到多少东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