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田艺苗田艺苗的田
那些音乐从不表达情感,它们的存在就像世间万物一样,有一种古老的秩序,庄严淡泊,直见本真。可是我们在听它的时候,懂得了悲伤,了解了世上存在那样深邃而克制的情意,我们在听它的时候,完成了自己。——田艺苗
文章作者:田艺苗
图:网络
转载编辑
田艺苗的田
▲肖邦降D大调第十五前奏曲“雨滴”你为什么做古典音乐普及?
你做这样的推广同行怎么评价?
你觉得大家为什么要听古典音乐?
记者总是这样问我。
▲肖邦升F大调夜曲前两个问题我不假思索。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些专业人士给大家讲解古典音乐,我因为常常在微博上播放晚安曲而被选择了。我的同行,所有的音乐人也都在做这件工作。而我书都读不过来,哪管别人怎么议论我。
第三个问题,我照例回答,人们的音乐修养、生活品味、审美趣味都需要古典音乐培养。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C大调第一曲这个节目持续了一年,日播,每天讲十分钟,我这个拖延症居然一天不落地完成了这份艰巨的作业。有时候停下来想,我为什么喜欢做这个节目?我自己为什么听古典音乐?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热爱练琴,每天弹到琴房关门宿舍熄灯才肯爬上床睡觉。在此之前,我完全不算勤奋的学生。后来改学音乐理论。因为比较擅长读书,就考上了研究生,那时候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基本上都是搞理论的。搞理论照样热情爆棚,从早到夜里地坐在钢琴前读乐谱,做了五大本音乐分析笔记,后来想起来,这些笔记是我对音乐的个人化的分析与思考,建立了我后来的音乐写作。同桌女孩常常问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读乐谱搞理论?通常音乐学院的女孩大多学表演,她们对理论没兴趣。我大概因为小时候没机会考音乐学院,觉得荒废了很多时间,以为卖力读乐谱就可以最快找到好音乐的规则和秘密。
▲莫扎特C大调第四十一号交响曲K.第四乐章对于职业音乐学者来说,听古典音乐,是为了寻找它的路径,发现经典的本质与秘密。
可是普罗大众为什么听古典音乐呢?
因为它很难?很高级?能听懂古典音乐觉得自己的人生境界从此与众不同?
我想这大概是一种微妙的体验。
就像人们为什么去买奢侈品、艺术设计的生活用品,因为对自己的身份和价值有了一种自我意识,也有了更高的自我要求,选最好的,不愿屈从普通的物质和精神。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首(麦斯基版)一个匆匆赶路的年轻人,在细雨中穿过熙攘的斑马线,如果他此时耳机里播放的是巴赫无伴奏,他大概会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念,好像怀揣一个秘密的理想,让他焦虑的神情也显得高贵有诗意,与那些为生计奔波的普通青年不太一样。一个人听的音乐是高雅的,他的形象面貌会更有气质,他也不会说出难听的话做难看的事情,他多少可以克服一些做人的弱点。
我以为,古典音乐对于公众,就是一种教养。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直到我做节目、开讲座、写音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