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萨克斯 >> 萨克斯图片 >> 正文 >> 正文

给初学者轻松记住中音萨克斯按键与指法

来源:萨克斯 时间:2022/6/6
北京皮肤病防治医院 http://m.39.net/pf/a_8810613.html

?

降E调中音萨克斯(AltoSaxophone)中音管为例,竖直圆锥形管体,喇叭口向上弯曲成烟斗形。25个标准键(带盖带皮垫的,非指按键),其中11个常规闭合键;通过23个不同按键的分别组合,构成本调的49个指法,以半音阶计算,吹奏出本调的33个不同的音高。这里讨论的音高数量与超吹无关。

实用音域:两个半八度。为了便于下面的描述,特将中音萨克斯本调音域的最低音的b7,7,称该音域为低低区;向上一个八度1-7称为低音区;再向上一个八度1-7的音域称中音区;最后向上1-#4的半个八度称高音区音域。

因为描述23个按键的功能是本文的重点,所以按键所构成的音高一般用唱名描述,除个别音外不再用音名缀述。

简谱音阶7个主音的唱名,使用教材中通用的读音doremifasollasi(网上可查到);半音的唱名选自高炳点老师的萨克斯金曲首书尾的附表首调指法表,#1Du#2Li#4Fi#5Su#6Di。

(简谱音阶半音唱名目前尚未正式命名)

中音区基本按键6个(带大白点的):

1.左Ⅰ键(左手食指负责)

B键(本调唱名)或7键(si键)

(左Ⅰ键)构成本调的低音”7”,读“si”,译音“西”。

(左Ⅰ键+T泛音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7”,读“si”,译音“西”。

2.左Ⅱ键C键(左手中指负责)

C键(本调唱名)或1键

(左Ⅱ键)构成本调的中音“1”。读“do”译音斗。“1”为唱名,音名bE,应验了萨克斯中音管的本调是bE调。中音1的第一种指法。

(左Ⅱ键+T泛音键)组合构成本调的高音“1”,读“do”,译音“斗”。高音1的第一种指法。

(左Ⅰ键+左Ⅱ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低音“6”,读“la”译音啦。

(左Ⅰ键+左Ⅱ键+T泛音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6”,读“la”,译音“拉”。

3.左Ⅲ键(左手无名指负责)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低音”5”,读“sol”,译音“嗖”。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T泛音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5”,读“sol”,“嗖”。

4右Ⅰ键(右手食指负责)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右Ⅰ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低音“4”,读“fa”,译音“发”。

(左Ⅰ键+右Ⅰ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低音“#6”,读“di”,译音“滴”。低音#6的第一种指法。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右Ⅰ键+T泛音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4”,读“fa”,“发”。

(左Ⅰ键+右Ⅰ键+T泛音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6”,读dli”,“滴”。

5.右Ⅱ键(右手中指负责)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右Ⅰ键+右Ⅱ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低音“3”,读“mi”译音“咪”。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右Ⅱ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低音“#4”,读“fi译音“菲”。低音#F的第一种指法

(左Ⅰ键+右Ⅱ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低音“#6”,读“di”,译音“滴”。低音#6第二种指法。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右Ⅰ键+右Ⅱ键+T泛音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3”,读“mi”译音“咪”。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右Ⅱ键+T泛音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4”,读“fi译音“菲”。中音#F的第一种指法

(左Ⅰ键+右Ⅱ键+T泛音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6”,读“di”,译音“滴”。中音#6第二种指法。

6.右Ⅲ键(右手无名指负责)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右Ⅰ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低音“4”,读“fa”,译音“发”。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右Ⅲ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低音“#4”,读“fi”,译音“菲”。#4的第二种指法。

(左Ⅰ键+右Ⅲ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低音“#6”,读“di”,译音“滴”。#6的第三种指法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右Ⅰ键+T泛音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4”,读“fa”,译音“发”。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右Ⅲ键+T泛音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4”,读“fi”,译音“菲”。中音#4的第二种指法。

(左Ⅰ键+右Ⅲ键+T泛音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6”,读“di”,译音“滴”。中音#6的第三种指法

其他辅助按键:

7右8号键(右手小指负责)低音区辅助键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右Ⅰ键+右Ⅱ键+右Ⅲ键+右8号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低音“1”,读“do,“斗。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右Ⅰ键+右Ⅱ键+右Ⅲ键+右8号键+T泛音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1”,音高同第一条,仍读“do”,斗。

8.右9号键(右手小指负责)

“2“的#键。(2的升半音键)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右Ⅰ键+右Ⅱ键+右Ⅲ键+右9号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低音“#2”,读“li”,译音”哩”。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右Ⅰ键+右Ⅱ键+右Ⅲ键+T泛音键+右9号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2”,读“li”,“哩”。

9.左1号键(左手小指负责)

低低音区b7/#6键的(主)键。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右Ⅰ键+右Ⅱ键+右Ⅲ键+右8号键+左1号键)组合构成本调的最低音“#6”b7“,读“di”,“滴”。

10.左2号键(左手小指负责)

低低音区低低音7的主键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右Ⅰ键+右Ⅱ键+右Ⅲ键+右8号键+左2号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低低音“7”,读“si”,“西”。

11.左3号键(左手小指负责)

低音#1的主键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右Ⅰ键+右Ⅱ键+右Ⅲ键+右8号键+左3号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低音“#1”,读“du”,译音“嘟”。

12.左4号键。(左手小指负责)

5(sol)的#键(简称#5键)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左4号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低音”#5”,读“su”,译音“苏”。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T泛音键+左4号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5”,读“su”,译音“苏”。

13.T泛音键,高音键(左手大拇指内侧)

作用:音高提升8度应用区域:中音2至高音#4

低音区的1-7,加泛音键后,音高提成八度,变成中音的1-7.

14.高音区6#键(左手食指附近手掌负责)

(6号键)构成中音“2”;(简称高音2键)

15.高音区7号键(左手食指2-3关节附近指肚负责)

(6号键+7号键)构成中音“#2”。(简称#2键)

(6号键+7号键+T泛音键)构成高音”#2“。

(6号键+7号键+13号键)构成中音“3”。

(6号键+7号键+13号键+T泛音键)构成高音‘3。

16.高音区5号键(左手中指2关节附近指肚负责)

(6号键+7号键+5号键+13号键)构成中音“4”。

(6号键+7号键+5号键+13号键+T泛音键)构成高音“4”。

17.13号键(右手食指第3关节虎口侧左靠)

高音区#键,用于在高音区提升一个半音。见15、16条。

18.12号键(右手中指3关节下方内侧负责)

#B(主)键,7的#键,将7提升半音为1

(左Ⅰ键+12号键)构成“中音“1”。将低音区的7提升到中音的1。中音1的第二种指法

(左Ⅰ键+12号键+T泛音键)构成高音“1”。将中音7提升到高音1。高音1的第二种指法。

19.11号键(右手无名指2关节下方内侧负责)

#A(主)键。A的#键,将低音中音的6提升到#6。

(左Ⅰ键+左Ⅱ键+11号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6”,读“di”。低音#6的第四种指法。

(左Ⅰ键+左Ⅱ键+11号键+T泛音键)组合,构成本调的高音“#6”,仍读“di”。中音#6的第四种指法。

20.10号键(低音和中音D的#F键)(右手无名指负责)

低中音的F的#键,将音4提高到#4。(简称低中#F键)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右Ⅰ键+10号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低音“#4”,读“fei”。低音#4的第三种指法。

(左Ⅰ键+左Ⅱ键+左Ⅲ键+右Ⅰ键+10号键+T泛音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4”,读fi”。中音#4的第三种指法。

21.2B键(左手中指)

bB(主)键。将7降低半音为b7。

(左Ⅰ键+2B键)组合构成本调低音的b7“#6”,读“di”。低音#6的第五种指法。

(左Ⅰ键+2B键+T泛音键)组合,构成本调的中音“b7“#6”,仍读“di”。中音#6的第五种指法。

22.1B键(左手食指)

高音F(主)键,作用同高音5号键,与6、7、13号键组合为高音4的第二种指法。

(6号键+7号键+13号键+1B键+T泛音键)构成高音“4”。

23.15号键(右手无名指)

高音#F(主)键

(6号键+7号键+5号键+13号键+T泛音键+15号键)构成高音“#4”。高音#4的第一种指法,首选。

(6号键+7号键+1B键+13号键+T泛音键+15号键)构成高音“#4”。高音#4的第二种指法,次选。

美德威产品a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