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郑展翅
6月19日晚,TheArctic乐队在演出最后一个节目时和台下观众一起站在相机前摆出胜利手势。辜鹏博摄
6月19日晚,TheSongRemainstheSame群声回响音乐会在长沙市红色剧院的三楼redbeat红咖正式首演。在淳熙教育、美本星辰教育和阿尔伯特基金的赞助下,来自长郡中学国际部的TheArctic、TheExtraterrestrial乐队和来自长沙市一中国际部的Afflatus乐队在现场为观众们奉上了一场又一场的音乐盛宴。
这场音乐会分别是Afflatus和TheExtraterrestrial两支乐队的首场校外演出,他们分别演奏了《王妃》《sparksfly》《七里香》等知名歌曲,TheExtraterrestrial乐队还表演了几首属于自己原创的专辑,强烈地凸显出属于年轻一代的鲜明个性和前卫思想。
演出现场,激动人心的燃点和绚丽多彩的特效齐驱并驾,给在场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震撼力。
“每一首歌都唱出了自己的风格。”一名现场观众评价,“一群孩子能酣畅淋漓地完成一场这么精彩的演出,真心为他们点赞!”
面对这样一个神速般的进步,易俊铖也有了更大的“野心”:“如果有机会,我们打算争取到国外进行演出。”
喜欢它,就把它做好
TheArctic乐队合唱。辜鹏博摄
“我一开始加入乐队也没有想那么多,单纯就是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乐队氛围的喜爱,然后正好18年那会学校的乐队就传到了我的手上。”TheArctic乐队的队长胡岚这样讲述她入乐队的初衷。
为了解决日常学习和乐队排练之间的冲突,以及乐队成员的时间不统一,胡岚特地取消了每周所有的定期排练,而是把排练都集中到了演出之前。“这样大家就可以把时间聚集起来,然后快速地把所有的事情都一块完成。”胡岚说。同时,在乐队有计划地安排下,大家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很多。“毕竟参加乐队的排练和演出需要大量时间,大家都有紧迫感,从而会更高效地自觉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这种科学合理的安排产生了不俗的成果。在6月19日晚的音乐会中,TheArctic乐队的4个主唱分别为观众们带来了14首国内外著名流行歌曲。每个主唱虽各有各的风格,但总能把原声给描绘得惟妙惟肖,再配上斑驳陆离的灯光和从天而降的洒水特效,他们的每一场表演总能引起台下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和呐喊。
胡岚在采访中激动地表示,这段经历对于她而言非常宝贵,而且更让她庆幸的是自己能遇到一群志同道合而又听从安排的的朋友们。尽管乐队在组建和发展中遇到过不少挫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在她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能找到这么多合适的人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可能以后不会有专场演出了。”对于即将到海外求学的胡岚来说,以后自己可能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下一次专场,但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会接一些商演和其他邀请,毕竟这是她的爱好。
小愿望,大成就
在台上激情演唱和弹奏的易俊铖。刘洋摄
易俊铖是Theextraterrestrial乐队的创办人,他在三月初有一个想做一张自己个人专辑的想法,就像很多流行歌手一样,通过专辑记录下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以及人生困惑。
但在撰写专辑过程中,他想到了自己曾经认识并且和他有着相同梦想的邹子健同学,他又开始计划起了二人专辑制作,但是他发现,邹子健已经在一中国际部成立了自己的乐队,而且已经在校内举办了表演。
“于是我就去找到了一些其他的乐手,比如说键盘手、鼓手、萨克斯手,我自己充当贝斯手,有时候也会充当键盘手。”易俊铖说,“在湖南的各个中学和大学留学生中找到这样一支队伍不容易,我很开心能找到一批同自己一样有着相同梦想的朋友们。”后来,他们正式组建了TheExtraterrestrial乐队,并且邀请邹子健也来到乐队担任吉他手。
在4月3日的第一次排练中,乐队成员并没有像其他乐队那样注重演奏风格统一,而是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弹奏自己所擅长的乐器,然后再通过演奏效果来规划未来的演出方式。“这种效果让我感到出乎意料的满意,于是我们就沿用了这样的方式,让我们的每个乐手都能在演出时展现自己的个性。毕竟我们的目的想打造出一个优秀的艺术品。”
然而,排练过程并非想象得那样一帆风顺。在排练刚开始,他们只觉得唯一的问题是录音室的租金,可是到了后来才发现问题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只弹奏过原声吉他和古典钢琴的吉他手和键盘手发现,电声吉他和电子琴的电路问题是之前完全没想到的。“怎么接,怎么用效果器,这些都是一开始困扰着我们的问题,不过欣慰的是我们最后战胜了这个问题。”
更大的问题还在后面。由于一些乐队成员“同质化”,他们中的一些人只能“改行”。“我之前练的是钢琴,但是后来我发现我们乐队不缺键盘手,所以我只好担任贝斯手。”首次排练,易俊铖第一次拿起了自己从未碰过的乐器贝司。
“学乐器这点,我觉得不应该刻板地按照模式来学习,这样效率并不高。我们练习的时候应该要找到在演奏中需要用的那个音乐点,或者一首曲子中你最擅长的那个部分,然后就尽力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乐器也就慢慢掌握了。”易俊铖这样描述着自己日复一日的练习感受。
同样,乐队中的鼓手王得心也是第一次接触架子鼓,虽然最开始经常出现一些打得不对的地方,但是善于钻研的他在架子鼓到货后每天排练,在一周之后就能顺利演奏了。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6月19日晚上,在现场全体观众的尖叫之下,Theextraterrestrial的5位成员一同登台,表演的是他们自己原创的两首单曲《Wearetheband》和《diamondatthecornerstone》。他们的合奏虽然整齐划一,但又能听到每一个乐器属于自己的声音;他们的solo兼容着力量和优美,歌声混杂着海豚音和低音炮,却又不显冲突;他们的步伐张狂有力,无一不叩动着观众们的心弦。每一首曲目演奏结束,总能引起现场雷鸣般的掌声。
逐渐进步,逐步成长
在台上纵声歌唱的杨嘉源和认真弹奏的邹子健。辜鹏博摄
对于Afflatus乐队的邹子健而言,成立乐队似乎有点“出乎意料”。“我们乐队的发起人其实是一中国际部负责考务的一位老师。”邹子健回忆说,在这位老师带领乐队的3名学生成员进行第一次表演后,才正式确定成立这个乐队。
跟前面两支乐队不同的是,Afflatus选择了定期排练方式。他们为了平衡乐队和学业的发展,特地把排练调到了中午。令邹子健欣慰的是,乐队成员一直都很积极,尽管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在身,另外两位小伙伴无论刮风下雨,都会准时参与排练。
“乐队一路的发展也给我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蜕变。”邹子健感慨道。刚开始,他对自己的乐队给予极大的信心,但在排练中发现,另外几位同学给他的信心似乎不是很足,这一度让他感到失落。
邹子健说,虽然说现在只有3个人,但一开始有个贝斯手,但由于排练不是很积极,最后脱离了乐队。就在乐队可能解散时,Afflatus最终还是挺住了。“多亏了我的鼓手田佳燊同学。”邹子健说,虽然他平时不大爱说话,但是每一次排练,他都一步步跟着邹子健的吉他曲调去打鼓和演奏。“在乐队最困难的那段时间,他那用心的鼓声就是最让我安心的宽慰和依靠。”
在领导乐队方面,邹子健也根据成员们的爱好研发出了能发挥他们特长的最好方式。在与键盘手杨嘉源同学互动时,邹子健发现了他活泼好动的个性、优秀的音乐天赋和动听的歌声,于是他不仅让杨嘉源认真排练自己喜欢而且擅长的电子琴,还让他担任乐队的主唱职位。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校外演出,我们希望通过和TheArctic、TheExtraterrestrial两个乐队的联动,不仅充分展现我们的风貌,也能体现我们一中自己的音乐符号。”Afflatus的演出虽然不如另外两支乐队那么热闹和躁动,但也有着出色的效果。在台上,吉他、鼓声和电子琴的演奏声此起彼伏地响着,伴随着主唱杨嘉源优美动听的歌声,也别有一番风味。
在还在读高二的邹子健看来,他以后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带领自己的两个小伙伴参加更多的演出。他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在学校举办更多的演出,和一中本部的学生一起做更多的音乐派对。
“我也希望我们新一届的学生也能加进来,为我们的乐队增添新的活力。也希望目前这两个老队员对乐器的掌控能力能越练越强。”
[责编:余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