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31日,跌宕起伏的20世纪即将结束,风云变化中有国家不断崛起,也有苏维埃的轰然倒塌,黯然落幕。冬季的凛冽伴随着风雪,不少俄罗斯家庭围坐火炉旁,不断添上柴火取暖,仿佛一切都那么平静祥和......
但这些都只是表象下的宁静而已,假如年的俄罗斯有头条,那世纪之交当天的热搜恐怕会被这两个词条霸榜
#叶利钦提前宣布退休,主动辞职#
#年轻的普京入职总统#
当天晚上,新世纪的钟声敲响时,手握大权叶利钦照例宣讲新年贺词,随后却突然宣布两件重磅消息;先是主动辞职提前退休,之后又指定普京为总统接任者。叶利钦辞职的理由很简单:“68岁的我年事已高,而俄罗斯却需要一个精力旺盛、身体强壮的年轻人,才能恢复往日辉煌,而47岁的普京,他正是最合适的人选。”但真正的原因真的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
首先,叶利钦的健康水平确实不容乐观,68岁的他精力并不充沛,再加上繁多的国家事务,令一向身体欠佳的他心力交瘁。被健康状况困扰的叶利钦,长期缺少睡眠又喜好酗酒,这又给身体造成了极大负担;不仅患有多项肝脏疾病,还因为心脏病发作多次住院,年不得不接受心脏搭桥手术。
手术完成后,叶利钦安心休养一年,体重恢复后开玩笑道:“我的心脏就像是个随时会响的闹钟。”
尽管此次手术进行十分的顺利,但叶利钦身体状况依旧没能得到改善,经常住院治疗十天半个月。以他的健康状况而言,确实难以支撑国家机器这个庞然大物的运行,他已经没有太多精力去处理事务了。
叶利钦的主动辞职,固然有身体健康因素在其中,但最主要的原因却与健康无关。对普京而言,叶利钦留下的是一个经济严重下滑、恐怖分子盛行、矛盾激烈的烂摊子;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与叶利钦的休克疗法有很大的关系。
什么是“休克疗法”呢?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将公有资源直接分配给个人或组织,以此来提高个人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也就是彻底的私有化,完全依靠市场的调节。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看上去继承了大部分遗产,但僵化的企业却无法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工业结构也很不平衡,落后的轻工业使得生活物资大面积短缺;加上亿美元的外债,一万亿卢布内债,这些都令叶利钦十分烦恼。
年,在盖达尔的提议下,叶利钦专程请来美国人萨克斯,来实行“休克疗法”。盖达尔是80年代受到西方影响的第一批苏联青年,也是西方经济学的坚定支持者。“长痛不如短痛”,盖达尔认为必须要进行痛苦的改革,采用休克疗法正是当机立断的短痛。
休克疗法在当时,确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俄罗斯当时经济疲软、物资缺乏的困局,但那些属于集体的资源却被据为己有,大肆敛财逐渐发展为各自领域的寡头。尽管局势不容乐观,但这些寡头却正在疯狂的狂欢。
不仅如此,西方承诺的经济援助没有兑现,反而趁机东扩,本来想利用“休克疗法”扭转局面,现在却让情况越来越糟糕。超市的货架空空如也,就连牙膏毛巾这种日用品也集齐匮乏,排队等待商品的人空前之多,等到商品逐渐丰富时价格却昂贵的可怕。
除了通货膨胀严重,苏联时期的工业体系也被严重损害,加之油价下跌,俄罗斯的经济水平受到严重打击,90年代末的GDP水平下降到仅为美国的10%。
昔日的巍然繁荣只剩下一地鸡毛。在叶利钦的带领下,俄罗斯不仅没有变好,反而更糟糕;支持率已经降低到个位数,恐怕退休后遭到清算,虽然叶利钦十分急迫,但在挑选继任者时还是十分谨慎。
最终他选择了普京,而这个决定也被认为是叶利钦唯一正确的决定,不仅确保了叶利钦退休后能够安享晚年、以及家人的安全,还让乱局迅速稳定了下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