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萨克斯 >> 萨克斯介绍 >> 正文 >> 正文

庆祝鼓浪屿申遗成功5周年,百年庭院里举办

来源:萨克斯 时间:2022/11/1

昨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音乐会在鼓浪屿“李家别院”举行。

音乐,一直是鼓浪屿文化里最美的一抹风情。昨天,一场富有琴岛特色的家庭音乐会在鼓浪屿晃岩路43号别墅举行,乐手观众共同庆祝鼓浪屿申遗成功5周年。

悠扬的琴音、嘹亮的歌声回荡在这座百年别墅里,引来许多行经此处的市民游客驻足倾听,为夏日的“音乐之岛”增添跃动音符。

音乐流淌

家庭庭院里感受艺术魅力

昨日下午4点,细雨蒙蒙,日光岩下,这座始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别墅(又名“李家别院”)内流淌出曼妙的旋律。

厦门音乐学校学生合唱《鼓浪屿之波》拉开了本次家庭音乐会的序幕。小提琴、钢琴、萨克斯的美妙音符交织飘荡,精彩的乐曲轮番登场。不少观众拿起手机拍摄留念,还有人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节奏“舞蹈”。“以前只知道音乐会得去专门音乐厅才能欣赏到,今天在家庭庭院里欣赏到这么高水平的音乐艺术,真是太好了!”游客谢丽亭颇为感动。

“可能很多游客对鼓浪屿岛上的琴声与歌声感到好奇,但它已成为鼓浪屿居民最寻常的生活方式。”参加音乐会演出的鼓浪屿老居民、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鼓浪屿菽庄吟社社长黄念旭感慨地说,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鼓浪屿就有家庭音乐会,如今琴岛风情依旧。

家庭音乐会上,“李家别院”主人的同事、厦门歌舞剧院歌剧团副团长黄蔚连唱两首歌曲。在她看来,家庭音乐会拉近了大家之间的距离,互动性更强,期待以后有机会再来参加。

薪火相传

四代人守护同一个音乐梦

陶醉在音乐中的人们不曾注意到,他们背后有扇小窗。透过窗户,年近八旬的李世康正在为整场音乐会做技术支持。李世康也是这座百年“李家别院”的主人,为了能让走进庭院的人们欣赏到更高品质的音乐,他还斥资购入专业音响设备。

“音乐让人心情愉悦,对生活充满希望。”谈及音乐,李世康神采飞扬。他曾就职于厦门歌舞剧院,父亲李芳洲是华东植物研究所厦门亚热带植物试验场创始人,母亲张佩琦曾任教于厦门师范学校,还在《还我河山》清唱剧中担任女中音领唱。

在音乐滋养下,李世康的儿子李旭东也投身音乐事业,现任厦门歌舞剧院副院长,孙儿李奕成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厦门市音乐学校,进修低音提琴专业,延续着家族传承。“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音乐是常有的事。”李旭东说。

如今,虽然早已退休,李世康还与热爱音乐的街坊邻居,组织起一个“鼓浪屿日光岩友人乐团”,并担任团长。乐团虽小,五脏俱全,包含一支8人的乐队、一支8人的舞蹈队以及6名歌唱演员,几乎每个月都要举办一场家庭音乐会。

“抒发对音乐及鼓浪屿的热爱是我们多次举办家庭音乐会的初衷,希望发扬鼓浪屿音乐文化,烘托琴岛音乐氛围,也希望来参与家庭音乐会的亲朋好友感受音乐的美好。”音乐会上,给父亲打下手的李旭东说。

据了解,昨天这场家庭音乐会是在鼓浪屿管委会的支持下,鼓浪屿居民自发举办的。鼓浪屿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庆祝鼓浪屿申遗成功五周年,鼓浪屿管委会将持续推进“音乐之岛”建设,让世界各地来到鼓浪屿的人能欣赏到音乐,感受到融入鼓浪屿人血脉里的这份音乐情怀。

能看也能玩的非遗展

非遗手作市集走进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

现场展示的儿童非遗画作。

昨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鼓浪屿上开展了“呵护世遗瑰宝·共享鼓浪芳华”主题系列活动,旨在宣传展示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其中,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推出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项目——儿童非遗画作装点走廊,雷厝乐队走进特展厅,展馆内还举行非遗手作市集和大师讲座等,诸多项目能看也能玩,为市民游客带来别样体验。

来源:厦门日报

文/本报记者朱道衡

图/本报记者林铭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