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 停战,交战双方开始遣返战俘。当时,有21名美国战俘和1名英国战俘拒绝返回本国,选择到中国定居和生活,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全世界的轰动。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这22名战俘中的大多数人先后离开了中国,但其中一名叫温纳瑞斯的美国战俘一直在中国生活到去世,期间读完了大学,娶了妻生了子,还当上了大学老师。
在中国定居期间,温纳瑞斯曾三次回美国探亲,并在多地演讲,介绍中国的成就,增进中美的友谊。一次回美国探亲时,96岁的老母亲叮嘱温纳瑞斯说:
“中国人对你好,你也得对得起人家。”
年,温纳瑞斯去世。去世前,他说:
“我爱中国,我对我的选择从未后悔过。”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温纳瑞斯的故事。
为了不饿死,穷孩子只好去当兵
温纳瑞斯的全名叫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年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茨堡外范德格里夫特小镇的一个工人家庭。那时的美国家庭孩子都很多,温纳瑞斯家也不例外。温纳瑞斯是家中长子,还有三个妹妹,家里一共4个孩子。
这时,温纳瑞斯祖父上了年纪,不能工作;母亲要做家务带孩子,没法工作;所以家中只有父亲一人在外面工作。父亲先后当过煤矿工人、炼钢工人、纺纱工人和清洁工人。1个人养活7张嘴,温纳瑞斯一家人生活得很辛苦。
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父亲的工资再也养活不了全家了。当时的温纳瑞斯才12岁,还在上中学,但作为家中的长子,他不得不提前承担起责任来。于是他白天上学,晚上想办法打零工挣点钱,以补贴家用。
温纳瑞斯在半工半学中,温纳瑞斯努力坚持读完了中学。中学毕业后,温纳瑞斯本以为自己能找一个正式的工作。可他很快发现,在失业大潮中找个工作简直难比登天。最辛苦的一次,他和一个同学离家两个月,在外面跑了好几个州,结果还是没找到能赚到钱的工作。
毕竟不能饿死是不是?无奈之下,温纳瑞斯决定去当兵。当兵虽然有危险,但每个月能赚几十美元,自己够花不说,多余的钱还能寄回家里,减少点家里的负担。
温纳瑞斯入伍后,先随部队驻扎在中美洲,享受了一段时间的太平日子。但没多久,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不得不跟随部队来到亚洲,转战菲律宾、印尼和太平洋上的各个岛屿。这期间,温纳瑞斯与日军英勇作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二战结束后,温纳瑞斯重回工厂做工人,但挣得还是不多,生活还是很艰辛。这时, 爆发了,美国征召老兵重新入伍,28岁的温纳瑞斯打算“故技重施”,再吃一次兵粮,所以第二次入伍。温纳瑞斯本来打算只在美国国内当兵,但美国政府提供的合同上要求必须去国外,而且还是去朝鲜。
温纳瑞斯摇了摇头,没有其它选择,只好咬着牙加入了美国陆军第二十四师,并在年10月随着部队来到朝鲜战场。
这一次,温纳瑞斯的战争失去了正义性,他的个人命运也与 次完全不同了。
看到 优待俘虏,主动从山洞中出来投降
刚到朝鲜一个月,就被 给俘虏了,这是温纳瑞斯做梦也没想到的事情。
具体是怎么被俘的呢?有资料说,温纳瑞斯在半夜中被惊醒,发现连队已经被包围了,在四面八方的枪声中,自己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俘虏了。
但根据温纳瑞斯本人的回忆,他被俘的过程比这更有戏剧性。
温纳瑞斯说,11月28日,他的连队被 打散了,他和另一名士兵趁乱跑到了一个山洞里,躲藏了起来。
温纳瑞斯刚开始是不想投降的。打仗前军官们说过,要战斗到 一刻,千万不要投降,因为如果被中国人俘虏,肯定会被枪杀。军官们还说,中国人来朝鲜打仗,就是想用共产主义征服全世界、奴役全世界。
那时温纳瑞斯初来乍到,被军官们给忽悠住了,所以战斗失败后,立即找地方想把自己藏得严严实实的。
那年的朝鲜冬天很冷,气温在零下三四十度,温纳瑞斯和另外一个士兵躲在山洞里,又冷又饿又怕,坚持着熬到了第二天下午。
这时,温纳瑞斯听到山洞外面有人说话。他探出头查看,发现是一队 士兵押着一些“联合国军”俘虏,在山坡下面的一所民房周围坐了下来。地方挺偏僻的,温纳瑞斯想,这些俘虏大概要被枪毙了。
可没想到的是,一个 士兵掏出钱,从民房中的朝鲜老百姓那里买来了一些食物,挨个发给俘虏们吃。而且, 士兵和俘虏交流时,不打也不骂,语气还很和善。
这和军官们说的完全不一样啊!不是说 士兵都是拿枪抢东西么?不是说他们对俘虏非打即骂抓住就立即枪毙么?
温纳瑞斯心想,看来军官们只想让我们卖命,说的话不一定是真的。
又观察了一会儿,温纳瑞斯心中的害怕消失了。他和另外一名士兵商量后,两个人爬出山洞,把枪扔掉,举着手向 投降了。
士兵掏出宣传单,上面写明了优待俘虏的政策。看到传单,温纳瑞斯的心里又踏实了不少。
战俘营岁月,喜欢上了中国
温纳瑞斯投降后,被送到位于朝鲜碧洞的战俘营。如果说温纳瑞斯从山洞爬出来时还心存疑虑的话,那在战俘营的生活让他彻底放下了心。
温纳瑞斯在战俘营待了两年零八个月。温纳瑞斯后来回忆说,这段时间,战俘营管理人员的行动和言论总让他很感动,这是他后来选择来中国的最重要原因。
中国的战俘营不像有些国家战俘营那样对战俘进行羞辱和体罚,相反,战俘营中充满了快乐和友爱。如果战俘们犯错误了,管理人们也从不打骂,而是以批评教育的方式为主,最严厉的惩罚是关禁闭。
在中国的战俘营,管理人员尊重俘虏的人格,称他们为“学员”或者“同学”,不逼着俘虏干重活,不侵犯俘虏的私人财产。
如果哪个俘虏有贵重物品,像金表啦,金笔啦,都可以由管理人员统一登记、管理,等遣返时会还给他们。
当时有土耳其战俘,把朝鲜铜碗当做金碗挂在屁股后拒绝上交,管理人员解释了一番后他们还不信, 也由得他们挂着。
因为对人格的尊重,所以有些美国黑人战俘说:“在中国人的战俘营,我才感受到了种族平等。”
在吃喝上, 对战俘的待遇比对自己还好。
初期,因为美军飞机的封锁, 后勤补给一度非常困难,前方战士吃炒面、喝雪水甚至饿着肚子作战。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战俘营也没有让俘虏饿肚子,俘虏们吃的喝的甚至比 还要好。
战俘们的生活很丰富温纳瑞斯回忆说,刚到战俘营时,看着 战士吃高粱、咸菜,自己担心受苦。但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当时美军飞机对 后勤补给线狂轰滥炸,但战俘营依然从国内为他们运来面粉和肉类,改善他们的生活。
补给困难时没亏待过俘虏,后勤补给进入正轨后,俘虏的待遇就更好了。有记载说, 制定的俘虏伙食标准比 普通士兵甚至干部都要高很多。
温纳瑞斯说,除了提供良好的伙食外,战俘营建立俱乐部、阅览室,给俘虏们买来吉他、钢琴、萨克斯等乐器、足球、篮球、橄榄球等体育用品,每个月还给放几次电影。管理员们想办法让战俘们身心愉快,开展广泛的文体运动,甚至还举办了一个运动会。
温纳瑞斯说,有一件小事让他终生难忘。当时有个美国兵叫霍华德,是个文盲,想家又不会给家里人写信,急得直哭。他哭着哭着,管理人员就把他带走了,很久没回来。大家不知道霍华德怎么样了,都很担心他。4个月后,霍华德回来了,而且还会写信了。原来,管理人员专门把他带到 驻地,找英语水平高的人给他补习了4个月的文化课。这事当时让很多战俘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温纳瑞斯说,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很多战俘和管理人员成了好朋友,从心理面感谢 、佩服 ,而对自己而言,这次被俘是生命中的转折,是人生中的“解放”,让他重新认识了中国人,渴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所以,在后来战俘遣返时,温纳瑞斯和其他21名战俘提出要去中国生活,全世界都轰动了。美国人气坏了,说温纳瑞斯等人肯定被“洗脑”了,要不怎么可能去生活条件不如美国的中国?
美国人很难理解,有时候精神比物质对人的影响更大。
在总是鼓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美国人看来,温纳瑞斯等人的行为太打脸了,所以想尽办法阻止他们去中国。为此,美国人使出了各种欺骗手段,说只要回国就给温纳瑞斯提供年薪70万美元的工作,还给他找个金发女郎当妻子,甚至编造了“温纳瑞斯父亲病重”的谎言。
但温纳瑞斯决心已定,不为这些谎言所动,坚持要到中国去。
在中国结婚生子,当了大学教授
到中国后,温纳瑞斯先按照统一安排到了北京。年2月,温纳瑞斯和另外21名选择来中国的战俘被授予“国际和平战士”称号。随后,温纳瑞斯又用一年的时间,学习中国的历史、习俗、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共产主义理论,以便更好地在中国生活。
学了一年后,中国给温纳瑞斯提供了4种选择:上大学、去工厂、下农场,如果都不想干还可以闲住。
温纳瑞斯有充分的选择权,但是他心想,“闲住”不是混吃等死么?这是 不行的,自己本来就是工人,能干体力活,还是去工厂比较合适。
这样,温纳瑞斯被安排到济南一家造纸厂工作。在造纸厂,他工作了二十多年,期间当过钳工、扛过大包,拉过地排扯,什么体力活都干过。温纳瑞斯愿意多流汗,多劳动,他知道在中国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工友们听说温纳瑞斯是“美帝国主义的背叛者”,都非常欢迎他。温纳瑞斯本人性格又开朗,所以很快和工友们打成一片,一起聊天、打扑克、喝茶、喝老白干。
后来,工友们嫌“温纳瑞斯”太拗口,都叫他“老温”,温纳瑞斯特别喜欢这个既有中国特色又非常亲切的称呼。
年,温纳瑞斯被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了4年。毕业后,问他想去哪,温纳瑞斯仍然要求回造纸厂工作。知道这个消息后,工友们非常开心,说:“老温没忘了咱们,真和咱们一条心。”
在工友眼中,“老温”成了更亲密的朋友。
温纳瑞斯在美国时,生活比较困难,28岁也没结婚。来到中国后,他娶了妻,并生下了一儿一女。妻子叫白锡荣,温纳瑞斯叫她“老白”。温纳瑞斯很喜欢孩子,下班回家就哄孩子玩,一家人其乐融融。
温纳瑞斯和家人们随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段特殊时期。因为温纳瑞斯身份特殊,也受到了冲击,当时有人称他是“美国特务”,准备把他抓到北京去。
关键时刻,温纳瑞斯的工友们挺身而出,把他藏了起来,同时想办法把情况反映上去。后来,周总理知道了这件事,指示说,温纳瑞斯是“国际和平战士”,他的身份不容置疑。
周总理这句话,保护了温纳瑞斯十年之久。
年后,温纳瑞斯离开了工厂,先后到几个高校当老师,主要教英语口语等课程。他讲课方式幽默,课程内容灵活,自己又认真负责,所以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温纳瑞斯退休后,享受教授级别的待遇。中国红十字会给温纳瑞斯提供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每月还给块生活费。温纳瑞斯的子女们都已经长大成人,经常来看他,一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三次回国探亲,积极宣传中国成就
定居中国后,温纳瑞斯曾经3次回美国探亲。
温纳瑞斯 次回美国探亲是在年。他当时只请了半年的假,但美国国内很多组织和团体都邀请他去演讲,结果他走遍了美国47个州,足足演讲了11个月,不辞辛苦。
在演讲中,温纳瑞斯现身说法,描述了自己在中国的生活,介绍了中国的成就,反驳了当时美国人对中国的各种偏见,促进了中美之间的相互了解。
在美国人中,有人把他当英雄,送他各种各样的礼物,说他是“和平大使”;也有人把他当叛徒,右翼团体嘲讽他辱骂他,联邦调查局甚至计划安装窃听器对他进行24小时监控。
对此,温纳瑞斯并不害怕。他说,我说的都是真话,我说的都有利于中美友谊的话,谁也不敢来干涉我。
年,温纳瑞斯第二次回美国,这次主要是探望96岁的母亲。温纳瑞斯母亲是个明事理的女人,当年儿子温纳瑞斯选择到中国定居后,美国国内很多人都攻击她、羞辱她。但母亲顶住压力,她对别人说:
“我相信我儿子的选择是正确的。”
温纳瑞斯这次见到母亲后,详细介绍了自己在中国的生活情况。母亲听完后说:
“中国人对你好,你也得对得起人家呀!”
年,温纳瑞斯 一次回美国,但只待了半年就回来了。有人问他,你的国籍还是美国的,怎么没留在美国安度晚年呢?
温纳瑞斯说,中国不是有句话叫“落叶归根”么?我的妻儿都在中国,这里就是我的根了。
年,温纳瑞斯去世,骨灰葬在济南一个公墓里。温纳瑞斯生前,曾数次提出要加入中国国籍,还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