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边高喊“打赢很容易!”一边驶向“ 之路”,而路的尽头是失业、亏损、政府税收损失和便宜商品减少等恶果。
特朗普吊起一个“ 大熔炉”,并说“ 带来的工作机会,趁热乎接住!”(漫画均来自美国卡格尔漫画网站)
特朗普射出“增加钢铁进口关税”炮弹,得到的却是无法增加就业、盟友的报复、成本上升以及国内政治影响等回击。
为了“美国优先”,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美国总统特朗普真是煞费苦心。频频举起贸易大棒,目的是迫使眼中的“对手”坐到谈判桌前,获取美国利益 化。面对美国民众、企业,他语气坚定,承诺实现美国的繁荣;面对盟友、“对手”,他声色俱厉,要求实现美国的利益。然而,这个头顶“交易的艺术”光环的商人总统,似乎没有意识到,商业上或许行得通,在国际关系和国际贸易上却行不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特朗普的带领下,美国与“不靠谱”开始形影相随。
贸易大战
能让制造业回归吗?
“买美国货,雇美国人!”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反复强调的目标。振兴美国实体经济也被认为是美国一意孤行对全球挑起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随着美国在 中不断加码,结果如何呢?
还记得因为 宣布出走并引发特朗普愤怒的摩托车生产商哈雷吗?哈雷的季报显示,其二季度摩托车出货量下降11.3%。该公司年的运营利润率被迫从10.5%降至9%—10%。此外,据 消息,位于堪萨斯州北部的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工厂即将关闭,迈出转移生产的 步。哈雷目前正在泰国建立一家新的工厂,还计划把更多的产量转移到印度、巴西和泰国来节省成本。
哈雷当然不是 喊苦的美国企业。宝马、通用汽车、惠而浦等纷纷表达不满。
美国《财富》杂志称,宝马宣布将提高两款美产SUV的在华销售价格,这是特朗普 造成影响的 迹象。《金融时报》称,分析师表示,进口关税是“行业盈利的主要威胁”,并警告称,关税给宝马和戴姆勒造成的损失可能达到年利润的4%至5%。宝马、戴姆勒投入大量资金在美设厂,现在受到美国挑起的 影响,具有讽刺意味。
通用汽车和家电巨头惠而浦也相继下调了业绩预期。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金融界开始有声音担忧企业的投资意愿和个人消费的萎缩。美国经济目前保持强劲,但 有可能导致投资和消费的减退,从而扩大对企业业绩的打击,对实体经济投下阴影。
苹果公司刚刚成为首家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但是,就连苹果也开始喊疼。据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苹果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报告称:“关税可能增加公司产品的成本,使产品更加昂贵,从而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围绕国际贸易争端和保护主义措施的政治不确定性,也可能对消费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买美国货”难以实现,“雇美国人”更成为“镜花水月”。
美国化学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卡尔文·杜利预测,25%的关税将“给美国的化学品制造商带来毁灭性影响”。多家美国企业警告,如果局势得不到缓解,可能会对经济造成影响,导致就业岗位减少。
在 的硝烟中,美国洛杉矶市长埃里克·加塞蒂紧急率团到访亚洲。原因很简单。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报道,随着白宫扬言要对价值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美国诸多港口经理正准备迎接发货取消和失业的可能性。而洛杉矶港和长滩港估计为整个南加州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
这还是开头。根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如果美国真的对全球开征25%的汽车关税,19.5万美国工人将在1—3年内失业,而在其他国家采取反制行为的情况下,情况则会更糟:美国将损失约62.4万的工作岗位。
物价上涨
能让民众满意吗?
“美国消费者已经开始感受到成本上升的刺痛。”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高级副主席埃琳·恩尼斯说:“大约半数来自中国的商品需要面对更高的关税。增加的成本会被传导给美国消费者,将影响大多数美国人的钱包。”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称。
从可口可乐到房车,从玩具到服装,涨价风暴已经雷声阵阵。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可口可乐已经提高了 饮料的价格,因为最近对进口铝实施的10%关税使可口可乐罐的生产成本更高。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奎西承认,涨价是“破坏性的”,但却是必要的。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刚刚享受了一轮销售旺季的房车制造商温纳贝戈工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哈佩说,由于近期一些产品的价格上涨,公司开始考虑提价。尽管该公司不愿透露自己的提价幅度,但表示为了削减成本,已作出改动,比如修改房车地板设计等。
玩具也即将成为“重灾区”。在拟加征关税的亿美元输美商品中,包括儿童玩具亿美元。美国是全球 大玩具消费市场,中国则是全球 的玩具生产基地。据广东省玩具协会提供的数据,年中国玩具28.8%的产品出口到美国,而美国玩具市场80%产品由中国制造。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表示,这亿美元的中国产日用消费品占比太大,而且可替代性非常有限。若真对此加税,美国大多数消费者都能立刻感受到,“只要一宣布,美国日用消费品等价格都要上涨”。
英国科学新闻网站报道引用美国服装鞋袜业联合会主席里克·黑尔芬拜因的话表示,特朗普对美国进口的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导致中方对美国出口的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相当于对美国劳动者、消费者及美国经济征收巨额“特朗普税”。
诺贝尔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施蒂格利茨也认为,特朗普准备与中国全面开打 的举动会导致“税收无处不在”,大幅增加的成本要由老百姓去承担,而美国最贫困阶层会因此遭受最沉重的打击。
“这些惩罚性关税将传递给美国消费者,并抵消最近几个月美国经济取得的所有积极成果。为了泄愤而害自己,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例子了。”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首席执行官马修·谢伊如是说。
削减逆差
能让美国更繁荣吗?
削减美国贸易逆差是特朗普挂在嘴边的承诺之一,这也是特朗普政府挑起 的重要理由。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宏观研究部副主任陈晨晨指出,特朗普上台以来,历次贸易谈判中,从未放弃过自己年代以来根深蒂固的政策立场——通过把握交易底线和精明谈判,把属于美国的工作、产业、市场机遇、贸易利益统统拿回来。他要用 的利益取代规则,用 的美国优先取代全球考量。特朗普最想企及的“公平贸易”,是最为低阶的、以 的美国利益为核心的贸易。与以往的美国政府相比,眼下主导美国权力核心贸易政策思维的,是商业世界里的“零和经验”。
然而,几乎所有的分析都认为,他不可能兑现这个承诺。
美国商务部 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贸易逆差达到了亿美元,比上个月剧增7.3%,为4个月以来首次扩大;而且,这个逆差数据也是19个月来 的数据。也就是说,现在的美国贸易逆差,比特朗普上台时还要高,而且达到了 。
不知道特朗普是否会感到一丝尴尬。但是,无论是媒体还是专家都并不觉得意外。
《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指出,经济学家们认为特朗普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