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特别优秀,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文武双全。不但在学业方面有所成就,在别的方面也有一些特长。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报特长班,也可以慢慢引导孩子。毕竟时间有一大把。但随着孩子升入小学,属于孩子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少,而且学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孩子没有足够的精力全身心地对待学业和特长,一番权衡之后,很多孩子不得不放弃自己学习了多年的兴趣爱好。
但是真的有必要放弃吗?就不能在学业压力大的时候,找一种合适的方式学习特长吗?毕竟孩子学特长也是付出了很多的,如果半途而废,确实很可惜。
01平衡好学习和兴趣
其实是有办法解决的,只要平衡好学习和兴趣即可。让孩子自己合理安排好时间,压根儿没有必要把特长放弃。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原因一:学习和特长没有主次之分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就算是孩子学了很长时间的特长,在学习压力面前也要让步。家长让孩子好好学习,确实非常正确。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也是非常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没有区别。
原因二:针对的群体不同
学科类学习是笼统性的,是为未来打基础,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没有任何可以挑选的余地。但是特长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爱好,他们选择的特长方向自然也不同。
原因三:培养方向不同
每个孩子都要学习各科的知识,需要全面发展。但特长就不一样,家长可以因材施教。有的孩子天生对色彩敏感,有的孩子有乐感,有的孩子喜欢绘画。家长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天赋,针对性地培养孩子。
02学习和特长并不冲突
不少家长之所以让孩子放弃学习多年的特长,是因为他们有错误的认知。他们自认为学习和特长是不能共同培养的,只能先给学习让步。如果孩子把过多的时间放在特长上,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也会影响孩子的未来。
但两者并不冲突,更不能放在矛盾的对立面,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还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家长可以利用好孩子的心理,让孩子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孩子面对压力的时候,会更乐观、积极。
1、特长可以缓解学业压力
就拿我的小孩来说,她的绘画水平不错。写完作业以后,她也喜欢画一会儿画。孩子学习中遇到的压力,会通过绘画的方式发泄出来。绘画的过程也是自我疏导的过程,这个过程让孩子抗压能力更强,也更自信。他的学习一点都没有耽误。
2、特长可以辅助学习
学习特长并不是简单地玩,这个过程也需要孩子不断努力。学习特长的过程也会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耐性等。这些优秀的品质对于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孩子学习好的基础。也就是说学习特长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还会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知识,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3、家长要积极地引导
这个时候,父母的引导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这时候父母要帮孩子平
衡量两者的关系,让两者相互成就。一定要积极地引导,鼓励孩子兼顾学习和特长。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越来越优秀,也会全面发展。
03两者搭配,属于劳逸结合
很多家长都知道左脑和右脑的概念,也有不少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带孩子上过全脑课。从理论上来说,学习是由左脑控制,毕竟学习需要的逻辑思维比较多。但是艺术类则是由右脑控制,左右脑一起合作,孩子会更聪明。
1、可以减轻疲劳感
如果我们长时间做同一种工作,即使得心应手,也会有一种疲惫感。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也需要休息,需要适当的调整。我们大多会选择一些休闲方式,劳逸结合。学习和特长也一样,只学一种很容易累。左右脑轮流开工,孩子的疲劳感会降低很多。
2、可以提升学习效率
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就可以让孩子轮流学习。每天让孩子写完作业以后,可以让孩子弹弹琴,或者吹吹萨克斯。要是孩子对这些没有兴趣,也可以带孩子外出打球,跳舞等,让孩子左右脑都得到充分的休息。
要是孩子喜欢打篮球,放学后可以先让孩子打20分钟的篮球,充分发挥右脑的作用,等孩子回家后,就可以让孩子左脑工作,让孩子投入到学习中。这样的学习效率会比平时高很多,就算学习时间比较短,学习效率也会很高。
所以培养孩子的特长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还能消除孩子的疲劳感。这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也是目前最流行的,最受认可的学习方式。
家长一定要摒除旧观念,不要觉得学科和特长是势不两立的。只要孩子把时间安排好,两者就不冲突。这样孩子的左右脑都能发展,学习力也会增强,而且孩子更自信,更快乐。
总结: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是为了未来储备,学习特长,也是孩子的必需品。文武兼备,德才并进,这样的孩子才是未来需要的人才,所以压根儿没有必要为了学习而放弃特长。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规划时间,统筹安排,让孩子左右脑最大程度地开发,而不是阻拦孩子,不让孩子学习特长,这样只会束缚孩子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