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口型第三个方面:嘴唇。我们先说上嘴唇,吹奏时上嘴唇唇红部分应该贴着上牙向里收,具体说就是人中部分向里收,常见的错误是平铺在笛头上。需要注意是贴着牙齿而不是收到牙下面,上牙要直接接触笛头。上嘴唇向里收的目的是防止气息侧漏,后期随着肌肉力量增加会起到很强的支撑作用。注:专业人员演奏时嘴唇的支撑力远远大于牙齿的支撑力。所以前期练习时一定注意运用方法让唇部肌肉得到有效练习,以为后期牙齿力量的释放做充足准备。
萨易学主讲老师:王成杰第四个方面:下嘴唇。之前讲述了下牙不能向上顶,要跟哨片有一定空间,那么这个空间就有我们的下嘴唇来填补,确切的说下嘴唇要向里包住下牙,但不是全包,唇红包进去一部分漏出来一部分(见图1)。每个人嘴唇的薄厚不同包的多少也不尽相同,嘴唇厚要少包,嘴唇薄要多包,吹奏时整个下嘴唇的感觉是向前向外拉伸,跟下牙保持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状态。当下牙和下嘴唇都做正确的情况下我们的下巴颏就呈现一个拉平的状态,见下图2图2。下巴颏是判断下牙和下嘴唇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准,最对下巴颏就拉平了,做错了下巴颏就是向上弩起的状态,见图3。同样反过来推,下巴颏拉平了下牙状态就对,下巴颏向上弩下牙就会随着向上顶,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大家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大家在现实中会发现很多专业演奏者和一些知名大师在演奏时下巴颏是弩起的而不是拉平的,这种情况是我们为了得到特定音色和适应当前音乐风格而做出的刻意改变(或者控制),不是常规的错误,并且随着练习时见越长水平越高我们的改变就会越多,包括其他方面也会做出很多改变。但是所有的改变都基于我们拥有了强大唇部肌肉控制力的前提下所做出的,如果肌肉控制力不够,我们应去做出改变反而得不到理想的效果,长期改变还会严重破坏我们的口型,久而久之唇部肌肉就失去了应有的锻炼和控制能力。
图1(萨易学学员)图2(萨易学学员)图3(来自网络)第六个方面就是舌头,舌头是最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一个方面,其实舌头在我们萨克斯演奏中先走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吐音所需要,更重要的还表现在对音准的控制以及对音色的调整上面。通常我们演奏时舌头要向上翘向里收,做“耳”的状态,当我们发“耳”时会感觉到我们的口腔内部是打开的,这就很我们的第七个方面--口腔所联系在了一起。演奏时口腔需要打开,准确的说是内口腔要打开,并且越到高音我们的口腔就要打的越开,舌头向上翘向后收的越多,注意我们无论翘得再高也不能顶上颚,直至我们把舌头全部收到咽喉位置促使咽喉足够打开,然后配合我们上下牙的空间让气息充分发挥,这样出来的声音才会更加饱满滋润,甚至在吹高音时我们会感到整个头腔都跟着共鸣,这个时候就是一个最佳演奏状态。为什么好多初学者或者自学者在吹高音时声音很细很扁,甚至有些刺耳,缺乏圆润与张力,原因就是舌头位置不对口腔打开不够,没有给声音形成好的共鸣结构。
以上就是关于口型的详细讲解,相信很多朋友看了会有所启发,在这里可以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来体会口型,我们先快速发“日语”这个词然后在保持这个动作的同时发“物”的音。这样做出来的动作就是我们的基本口型,大家可以多体会一下。相信大家看了下去多加揣摩和练习很快就能掌握要领。当然口型对了也只是吹好萨克斯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吹长音来提高唇部肌肉的控制能力与耐力以及气息的力量。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也祝愿每一位萨克斯爱好者的学习之路越走越顺越走越宽!
(本文为原创首发,希望多多支持与转发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