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提升音乐鉴赏力,丰富萨克斯演奏情感
为情而动
——读马步升的散文《与灵魂合影》之感
我几个月前,拜读了我省著名作家马步升先生的散文自选集《一个人的边界》一书。一页一页,我被他质朴无华的文字深深地吸引,尤其是此书中有一篇名叫《与灵魂合影》的文章更是让我流连忘返。
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时,随着文字的描述我被感动的鼻子发酸眼眶湿润,一连读了两遍后脸上还是不由地滑下串串水珠……
久仰马先生的大名也拜读了他的多部散文和多部小说,但从未谋过面,自上个月8月26日参加了他在广场书城举办的江湖三部曲的图书分享会后,才得以见了真人。
今天再一次读此文,依然是几度落泪,感动颇多……
首先,从马步升先生的外貌看,具有我们西北汉子典型的粗犷、豪放和洒脱,没想到透过他文字,折射出的内心却是那样的细腻柔软和情深意长。
在《与灵魂合影》中,他写道:“我有一张颇为自珍的照片,是我自拍的,上面也只有我一个人,但我向来把它夹在合影的影集里的。照片的背景是塞上的黄天黄地,我孑然一人,表情凝重,依傍在一抔黄土前。那不是一抔普通的黄土,那是一位老人在另一个世界里的家园。”从这段文字中很清楚地给我们展现了他感情的细腻和情意的深长,否则怎么会把一个人的照片放在合影中?谁还会和一抔黄土,也就是说谁会和坟堆合影呢?在作者眼里那是两个人的照片,把这张照片自珍,也只有他,一个感情细腻的人,一个情意深长的人。
其次,从《与灵魂合影》的文字中,让我感动的是那个素未谋面的老人,在山洪骤来的瞬间,“一只大手将我提得离了地……随即,河道便传来了列车驶过的声音。救我的是一位老人,他在这里烧石炭。”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烧石炭的老人,把素未谋面的作者救了。这是人性的美,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大美。我被老人的举止感动!
再次,文中写老人“将我安顿在干燥避雨处,他的后背却对着帐篷的一个破洞,雨滴不时地从他的发梢上滚落下来,我几次要求和他换位置,他都以岿然不动拒绝了我。”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一个老人啊!他把干燥和温暖留给了陌生人,却任雨水从自己头发上往下流。
感动的还有,第二天向老人告别,“还未开口,老人摆摆手,他从地铺下面摸出两枚铜钱……小伙子,你看,路途一马顺风!”我再一次被作者笔下老人的善良感动了,只有一家人或好朋友才这么关心一个人外出是否平安,才祈求一路顺风的。
感动最深的是,作者为了表示感谢提出与老人照张合影,并承诺回家洗出相片后就寄给他。随后两人用鄂尔多斯一代男人间最尊贵的礼节做为承诺。可没想到作者回到家,从照相馆拿到照片后,发现与老人合影的那个胶卷全都是空白。真是苍天弄人呀!作者去信给老人解释说明情况,但从老人的回信中作者感知那张照片是老人此生最心动的向往。
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作者决定第二天带上相机直奔绥德。可就在当天晚上单位领导安排让其出差,没想到二十多天后,当作者找到老人家里时,老人已经离世半个多月了……
得知此事,“作者手捧相机,一步一步走向老人的坟茔。在快门揿动的那一刻,作者的肉体与灵魂与老人的灵魂”《与灵魂合影》了。每当读到这里,我早已被感动地泪流满面,我被马先生的感情细腻而感动,被他的情深意长而感动,也被他的信守承诺而感动,更被他远赴前来《与灵魂合影》而感动!
合上书,我仿佛看见一个信守承诺的西北铁汉子,正满眼噙着泪落寞地坐在坟头旁,久久久久地凝视着远方……
马步升的散文小说马步升的小说散文马步升的签名书籍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