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萨克斯 >> 萨克斯优势 >> 正文 >> 正文

在这个只谈风云的日子里,爵士音乐如何让北

来源:萨克斯 时间:2023/2/8

消费能力极强的北京依然吸引着爵士乐的淘金者,这里的人们时刻需要新鲜而安全的文化产品。

作者

马程

《花花公子》的创始人休·海夫纳(HughHefner)曾经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我们应该享受这样的生活:在自家的公寓中,调上一杯鸡尾酒,准备两份开胃小吃,唱机里放上一段背景音乐、邀请一位红粉佳人,静静地讨论尼采、爵士乐和性。”

强调现场即时表演的爵士乐,在今天更多地满足高级和商务社交中的舒适要求。这个意义上的的爵士俱乐部,包括餐饮、舞台和舞池等功能,你可以欣赏纯正的驻场表演,也可以和朋友吃饭聊天,到了兴头上,还会伴着音乐在舞池里共舞一曲。

在中国市场,爵士乐还在寻找着最合理的存在方式,如同所有舶来文化产品一样,它需要保持其中的某些部分,但也需要和当地的音乐消费习惯相结合。换句话说,爵士乐需要做好妥协的准备。

例如有着坚固本地音乐文化特色的北京。北京更自豪于自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摇滚和地下音乐崛起曾经扮演的巨大作用。爵士乐在这里是多层次的。既有国际顶尖爵士乐俱乐部的体验,也有本土特色的小型爵士乐酒吧;既有本地的爵士乐爱好者和专家,也有长期生活在此的外来爵士乐手。

在商业意义上,爵士乐在北京还难言乐观。它需要寻找到让自己在这个城市被广泛接纳和消费的最佳方式——明星人物、地标场所、爆款作品,以及“爵士乐,即自由”的新理解。

“爵士乐注定是小众的,这在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一样,但爵士乐本身是汪洋大海,生命力和繁殖力特别强,它会变换着很多身姿在世界各个角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停地出现各种新的样子。”黄勇是北京九门国际爵士音乐节的创办人,走遍世界各地音乐节,他对北京充满信心。

黄勇在九门爵士音乐节

消费能力极强的北京依然吸引着爵士乐的淘金者,重要的是,在这个言论管制严格的城市里,人们时刻需要新鲜而安全的文化产品。

在过去的50年,全世界爵士乐的中心一直在改变。从波兰和法国、再到挪威和丹麦,从特拉维夫到日本,爵士乐也改变着当地的文化娱乐业态。“你不知道下一个是否就是北京?”黄勇说。

“爵士乐在北京,有更多可能”

每周二是江湖酒吧的jamday

“北京有自己的爵士乐,而在中国的其他城市,只是爵士在别处而已。”让黄勇感到骄傲的,正是这几家保持着北京所特有的独立精神的爵士俱乐部。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后海的“东岸爵士酒吧”,这个有着二十年历史的酒吧总体面积不到40平方米。现在的东岸仍然是爵士乐手们重要的基地,他们会来这里表演最新创作的曲目,闲暇时也会三三两两来这里联系聚会。很多年轻人在这里完成了演出首秀。

而在年,有“中国爵士乐之父”之称的萨克斯乐手刘元创办东岸爵士酒吧时,当时北京的爵士乐手还可以用手指数过来。刘元还是中国摇滚乐崛起的参与者,他是中国摇滚乐关键人物崔健的乐队成员,二人的合作时间至今已经超过二十年。刘元参与了崔健几乎所有的音乐作品。

在黄勇的记忆里,在上世纪90年代,爵士乐曾经在北京的音乐圈里风靡过一段时间,每一次爵士乐的演出都是人满为患。

从诞生之日起,北京爵士乐的独立音乐基因就异常明显。在刘元之外,“金佛”孔宏伟曾是崔健乐队的键盘手,秦四风和汪峰有着长期合作,而高太行第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也是因为成为了窦唯乐队的吉他手。

这意味着,活跃在北京爵士演出舞台的音乐人们,都曾参与摇滚乐队的阵容。虽然两种音乐气质和要求并不相同,但这样的创作背景,却实实在在影响了很多其他的爵士音乐人。

高太行(NathanielGao)就是其中一位。当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坐在江湖酒吧的休息间,等着上台和其他乐手们一起jam,这是爵士乐所特有的即兴表演,也是他每周常规演出之外的项目。

10年前,在北艾奥瓦大学流行音乐专业毕业后,高太行来到北京从事中音萨克斯管的爵士乐演奏。当时,江湖酒吧才刚刚筹建,老板是中音萨克斯的演员。在很多北京的文艺界人士心中,这座位于东棉花胡同的酒吧是过去多年最活跃的独立音乐消费场所。

爵士乐在江湖酒吧的存在感就是它在北京的缩影。“包括江湖在内,北京的几个livehouse,也会表演爵士乐,只是偏重不同。这和传统的爵士表演场所有很大的区别。这里的观众买票进场,就是冲着听音乐来的,而不一定是爵士乐。”

北京的氛围让爵士乐在这里可以感到些许自在,“就像自己家一样”。年,高太行回到纽约进修和表演了一段时间之后,又选择回到北京。“留在纽约做乐手,是一个很漫长很艰苦的过程,我已经适应了北京的节奏。”

实际上,北京的爵士乐土壤中,像高太行一样的“老外”是绕不开的群体。即使是本土乐手的三重奏、四重奏乐队,也会经常有外国乐手的加盟。他们来自各个国家,明显的标志,是笔直的西装、领带、礼帽和手里的乐器。

“这些爵士乐手都在北京生活演奏创作,互相探讨沟通交流。今儿一块吃饭、明儿一块咖啡,后天一起演出。这样的故事在北京每时每刻都发生着。”

高太行已经习惯把自己的中音萨克斯叫做“管儿”。他是圈里有名的“劳模”,平均每周都会有二到三场的演出,加上在北京现代音乐学院两天的教学,一直处在“排练-教课-演出”的三点一线过程中。这两年,他也和诸多音乐家合作。当在纽约认识的朋友们要来国内演出,他也会张罗帮忙。

不过,高太行并没有选择为相对较高的薪酬而在高档酒店等场所演出,而是和北京的乐手一样,“混迹”在酒吧和Livehouse里。他正在做新的尝试,组建名为“BadMonkey”的三重奏乐队,“本来只是我和小豆的一个想法,萨克斯和鼓的二重奏,因为机缘加入了Gregory的小号,这是不太寻常的合作,在一起创作和碰撞出更多的可能性。”

这不仅仅发生在高太行身上,用黄勇的话来说,“爵士乐在北京,有更多的可能。”

“帮助这里建立爵士乐市场”

高太行在演奏中

高太行只有来到北京的某个音乐场所时,才会穿上最传统的西装,做一次正式演出。

这就是新建成的BlueNoteBeijing,也是北京爵士乐的另外一面。

BlueNote是一个来自于纽约的国际经典厂牌,开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BlueNote总店历史悠久,35年间持续推出顶级爵士乐现场表演。同时,BlueNote在亚洲也有成功经验,其东京店也经营近30年,也让东京成为世界爵士乐版图中的重要部分。

Blubenote大乐队

北京是BlueNote的新计划,虽然这座城市对爵士乐的理解相对个性。“中国对于爵士乐和BlueNote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我们会帮助这里建立爵士乐市场。”年,BlueNote娱乐总裁Bensusan在北京店的开幕式上如此说道。

一段时间之内,BlueNote的宣传都是依靠KOL的传播,不乏在最初为俱乐部牵线搭桥的李宗盛和一直深爱爵士乐的崔健等。这家位于前门附近的前美国大使馆官邸的爵士音乐俱乐部,正在成为北京高档生活方式的代名词。第一次来到BlueNoteBeijing的观众多半会感叹,“这地方太高大上了”。

BlueNoteBeijing完全是按照总部规定的模式建立,以达到最好的表演和欣赏效果。“根据要求,整个俱乐部的天花板必须高出地面3米,才能形成理想中的混音效果。”BlueNoteBeijing俱乐部总经理斑斑对《三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