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31日,在千禧年即将来临之际,还没有从苏联集体的阵痛中完全走出来的俄罗斯又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那就是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通过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一职,并立即生效,将俄罗斯的所有权利,包括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和钥匙都交给了年仅47岁的总理普京,从此开始了普京大帝时代。
对此,人们不禁好奇,为什么对权力地位一向十分在意的叶利钦会选择将总统的宝座让给名不见经传的普京呢?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戈尔巴乔夫辞职,那是因为在他没有力挽狂澜之力,又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主动放弃的行为。
而叶利钦的辞职则比较复杂了,这里面既有他对俄罗斯当时局势失控的无奈,也是在为自己找退路,以防自己被反攻到算的考虑,既有他对俄罗斯未来的寄望,也有惶惶不可终日的寻找庇护的选择。那么,叶利钦是怎么从苏联刚解体时候人往极高落到如今这个几乎被逼退位的地步呢?
首先,它对于西方人是讲究民主自由,对国内民众相对独裁的一些业力轻,一方面建立起了一个金融寡头、隐蔽商业、军事人员与情报人员组成的大杂烩阶层,占据着俄罗斯的大部分财富,另一方面因为过于猛烈的私有化,导致实质上是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因而引起了不满,甚至引发了一些流血冲突。
在年的2月23日,俄罗斯的一些党派和团体利用前苏联建军节的机会进行了集会和游行,却遭到了军警的驱赶和拦截,在混乱中导致大量人员受伤。此次事件构成第一次流血冲突事件。而第二次流血冲突事件则发生在年5月28日。当时群众集会游行的目的是声讨叶利钦,瓦解苏联,掠夺人民,并要求打破新闻封锁的大规模的人群与当局的军队对峙了十几天,最后还是发生了军人朝集会游行人群开枪射击的流血冲突事件。
年5月1日,俄罗斯又发生了镇压群众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游行集会。年9月,叶利钦宣布解散人民代表大会,与最高苏维埃又发生炮击群众的事件。正是经过这几次的流血冲突,俄罗斯人民逐渐认清了叶利钦的本质,因此到年总统选举前夕,他的支持率已经降到了最低。
其次就是选择全盘西化的失败,最先开始的是经济上的崩盘。年苏联解体以后,虽然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大量的资源,但俄罗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因为叶利钦和前苏联的很多领导一样,他们所擅长的领域是政治斗争,而不是国内的经济建设。
他自己虽然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可是分裂的苏联的西方政治经济学家们这时候却向他支招了。他们为俄罗斯经济开出了一计猛药,休克疗法。所谓休克疗法,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萨克斯在针对玻利维亚经济危机问题提出了一套应对政策,主要是主张经济自由化、经济自由化、经济稳定化以及实行紧缩的金融和财政政策。
由于这一系列的政策会引起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导致出现休克状态,因而被后人称为休克疗法。有很多人都以结果溯源原因,觉得休克疗法导致俄罗斯经济崩溃是西方国家设好的局,因为面对接手了前苏联大部分军事的俄罗斯,即使叶利钦友谊和他们交好,他们始终对齐放。毕竟,庞大的北极熊站在那儿就算不动,就已经构成了强大的威胁。
但是这句话也是有失公允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西方国家是有过好好改造俄罗斯,然后跟他友好相处的,因为那时候就连美国人都答应给俄罗斯几十亿美元的援助了。但是,不管他的初衷是好是坏,休克疗法对俄罗斯的经济所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全面开放物价导致俄罗斯国内短期内通货膨胀极度上涨,以至于基层的民众民不聊生。
在他们看来,整个国家社会都在剥削他们,因而加深了群众对改革的不满。而在财政货币方面的双紧政策、私有化等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它使得俄罗斯的GDP几乎减少了一半。只有美国的1/10休克疗法在俄罗斯的失败,不仅引起俄罗斯人民对本国领导人的不满,也加深俄罗斯同西方已经缓和的矛盾。
这时候,新西方的叶利钦当然就受到人民的厌恶,经济上的崩溃还没解决。在叶丽星的影响下,俄罗斯的军事上也引来了一段地狱般的时期。一方面,由于经济的不行,军人的工资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导致一大批军官走私武器,私下里买卖军事装备,这不仅导致了军纪涣散,而且还直接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另一方面,苏联时期,偏重军事工业发展的俄国渐渐显示出来野心,虽然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装备,看似是武装到牙齿的老虎,可知他的痛苦只有他自己刻骨铭心,因为他承担不起那么多武器的保养的任务,一般的武器还好说,维护不起就卖了,还能创造收益,一举两得。
这就导致后来困扰俄罗斯多年,车臣分裂分子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祸害,俄罗斯多年的武器装备。叶利钦在面对分离势力时候的软弱态度,也是很多俄罗斯民众对他诟病不断的原因。可是,尽管最终都要百家,有一样东西俄罗斯是绝对不敢轻易拍的,那就是它的战略核武器。
很多人都觉得,俄罗斯找西方专家来帮助自己拆解战略核武器,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其实那是因为你不懂,除了找西方专家拆解外,他别无选择,因为这种足够毁灭世界几百次的东西是不能轻易卖的,一旦落入恐怖分子手里后,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阿富汗战争和车臣问题,俄罗斯也是面临恐怖威胁的。
再说了,即使卖了,又有几个国家能出得起那样的价格?你会说要美国买不就行了吗?但是此时不是很好的时机啊,因为如果在苏联刚解体的时候,你就把家当卖给昔日的对手,俄罗斯人民会做何感想呢?就这么一段时间的折腾,终于使得俄罗斯军队的战斗力大将,以至于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吃尽了苦头。
等到科索沃战争的时候,这个苦处就更大了。当时的叶利钦想派军进驻巴尔干的时候,克林顿一句几十亿美元的援助,你还想不想要?偌大的俄罗斯,这时候竟然连军费都掏不出,在全部盘西化的路上,叶利钦吃过过于相信美国与欧洲国家的许诺的亏太多太多。
而且与短期内私有化的太过迅猛,占有公有财产的那些人又大多是叶利钦的亲戚,或者是叶利钦比较信得过的人们,这其中就包括叶利钦家族的那些人们,这就无形中给人们一种极不好的印象。
面对这种情况,叶利钦不得不为自己和家人将来谋一条后路,也不能不为俄罗斯的未来寻找一个光明一点的未来。这时候,普京走入了他的视线。别看叶利钦在国家治理上有所欠缺,但在看人方面还是很有眼光的。走入叶利钦的视线的普京最终走上了俄罗斯总统的宝座,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普京大帝时代。
那么,为什么普京会得到叶利钦的青睐呢?第一个因素就是忠诚,当年圣彼得堡市长索布恰克跟叶利钦很不对付,而叶利钦早就想除掉他。就在得知叶利钦要对索布恰克动手的消息后,普京抢先一步将索布恰克及时地转移到国外,使得他逃过了一劫。送走了恩施之后,普京并没有隐瞒,而是主动的去见了叶利钦,将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做的原因,详细的告诉叶利钦,并且表示自己愿意为自己所有的行为承担责任。
叶利钦是什么人?虽然是一个玩弄权术的高手,但同时也是一个洞察人心的老手,他从普京的行为中看到了一个人的忠诚与担当。再说,叶利钦认为,普京对一个只是叫了他几年的人都这么有感情,要是对他有知遇之恩,甚至以国相托的人岂不是更好?而最后的结果也正如叶利钦所猜想的那样,普京在接任俄罗斯总统之后念及其提拔之恩,并没有对叶利钦以及他的家族作出清算。
叶利钦安稳的渡过了最后的时光,但是在当时的叶利钦看来,光有对国家的忠诚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不管是民主法治还是专制独裁的,他们在挑选接班人的时候可能考虑的因素各有不同。
但是,不管是哪种国家,都不可能不管接班人的能力问题。普京在接叶利钦的班之前也是经受过考验的,而他的考验就是第二次车臣战争。对于这个不管是在沙俄时期还是前苏联以及现今的俄罗斯都让很多领导人头疼的民族,如果普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它也能让当时随之夭折的俄罗斯渡过难关。
事实证明,普京帮助俄罗斯走出困境的最佳人选。第二次车臣战争期间,普京亲临战场,亲自坐上飞机体验战火,并说出了对付那些非法武装分子的方法,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情,而我们的任务是送他们去见上帝。在机场抓到恐怖分子就在机场击毙,在厕所抓到就溺死在马桶里。
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在普京的铁腕打击之下仓皇逃窜,最终取得的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就这样,为了让自己和家族有光明的未来,为了避免俄罗斯日薄西山,心力交瘁之下的叶利钦不得不在挑选继承人这个大问题上慎之又慎,最终才选择了普京。
年12月31日,68岁的叶利钦在20世纪的最后一天将权利完全交到了普京的手中。虽然回顾历史,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差点走到崩溃的边缘,但不可否认他对俄罗斯所做出的贡献,而他所看重的,普京也是不负众望,带领俄罗斯走过了最不堪回首的一段岁月,渐渐重振起昔日的大国风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