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萨克斯 >> 萨克斯优势 >> 正文 >> 正文

公大校友现实版湄公河行动他还原了缉毒警

来源:萨克斯 时间:2022/10/15
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

黄建光,男,我校届保卫专业校友,先后在福建省公安厅刑警总队、禁毒总队工作,因工作突出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被美国缉毒署授予“为禁毒做出突出贡献”荣誉证书,荣获“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本文为我们讲述了黄建光校友作为缉毒警察最真实的一面。

△黄建光在校期间拳击比赛的获奖证书

Notingisimpossible.

没有事情不可能。

《湄公河行动》主演张涵予曾说:

你说歌功颂德没意思,但有些人,你不说,这世界上就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没人知道他们为了保卫我们的国民安全作出了怎样的牺牲。

年11月

福州“70后”黄建光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儿

他的自传体小说《屠毒》出版了

还有人要把他的作品拍成电视剧

黄建光身份特殊

他从警20年

曾长期从事刑侦、缉毒工作

参与侦破多起大案、要案

荣立个人一、二、三等功

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功勋缉毒警

电视剧《无国界行动》就是以他和其战友为原型

自称“小时候语文从来没及格过”的他

放下枪杆子,拿起笔杆子

花了七年写出一本书

就为了向你讲述

最真实的缉毒警故事

“总得有人

站出来讲述故事”

大多数时候,缉毒警察很低调,有时候还隐姓埋名,城事君问黄建光,为什么会想出版自传体小说,还主动接受采访,他说:

“总得有人站出来为缉毒警察说些话,讲述真实的故事,让人们知道缉毒警察的艰辛。”

△黄建光校友近照

至于危险,黄建光觉得,“任何一件事都有得有失,我只想传递正能量,前怕狼后怕虎是做不成事的。”

以缉毒警察为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我们可能都看过或者听说过。但是,还没有一个故事是当过缉毒警察的人自己来写的,黄建光就要做这第一个。

△黄建光的自传体小说——《屠毒》

黄建光说,许多影视作品都太不真实了,而《屠毒》书中写的事“绝大部分是真实的,只是给人物换了名字,隐蔽了公安的秘密手段和手法,或者把几个人的经历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

为了让大众了解最真实的警察,黄建光自费出版了本书。令他欣喜的是,现在已经有人主动联系他,正筹备把《屠毒》拍成电视剧。

从“语文不及格”

到写出46万字小说

写书对黄建光来说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年年底动笔,到年底出版,7年磨一剑,他已经记不清改了多少地方,修了几遍,“光书名就想了好几个版本”。

对“小时候语文没有及格过”的他来说,这本46万字的小说,简直是个奇迹了。写这本书之前,他身边的所有人都想不到他能出书。不过,黄建光说,他始终相信没有事情不可能。

△《屠毒》出版前修改文稿

“没有事情不可能。”这是黄建光在和城事君交谈时提到好多遍的话,不论是与犯罪分子做斗争,还是写书,或者是面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他都坚持着这样的人生信条。

写书的六年中,黄建光说自己“从来没有停止过”,睡觉前、吃饭、排队……他都在思考怎么写。每写一稿,他都会发邮件给朋友,听取他们的意见。黄建光自认为,在写书这件事上,自己天分实在一般,但非常努力。

虽然黄建光是个写作门外汉,但《屠毒》绝对不是没有文笔的干巴巴文章。而且黄建光还很风趣诙谐,他让《屠毒》以一种轻松的语言道出了跌宕起伏、悬念迭生的情节,事件环环相扣,十分精彩。

文可比北大毕业生

武能斗黑社会大佬

《屠毒》的精彩,很大程度反映了黄建光自身经历的传奇。

代号叫“啄木”的行动,抓捕“世纪毒枭”刘招华,他是冲在第一线的突击组;他曾长达3年与美国缉毒署特工合作,克服语言、文化、法律、习惯等重重困难,破获“跨国贩毒案”;在侦破涉黑专案中,他作为主审,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最终让黑社会老大低头认罪……

△美国缉毒署远东办公室主任为黄建光(中)颁发“为禁毒作出突出贡献证书”

黄建光说,“严谨敏锐、胆大心细”是缉毒警察的必备条件,如果做卧底,更要能聊天,会演戏,不怯场。

当卧底是警察最危险的工作,特别是卧底的缉毒警,要学毒贩的“行话”,要能入戏,内心紧张,面上还要表现得无所谓,否则一句话说得不对,就会有生命危险。

△黄建光(右一)与原纽约州警察局第一副局长、原DEA(美国缉毒署)特工在公安部留影

被问到最紧张最危险的时刻,黄建光说,那当然是抓捕毒贩的时候。

他向城事君讲述了一次难忘的回忆,在一回抓捕行动中,和缉毒警察一起行动的武警中有一个新手,因为临场太紧张,还没有开始火拼就打出了一梭子子弹,走在前面黄建光只听见枪声从自己背后响了起来……幸好没有出现其他情况,是虚惊一场。

△黄建光著作《辩诉交易简论》

黄建光说,身为警察,最开心的时刻,就是抓捕成功,大家都会有松一口气的感觉。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案子的结束。抓到人之后,第一个环节就是审讯。在审讯这一项上,黄建光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审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嫌疑人,黄建光与他斗文,要赌一赌他认识多少成语,对方败下阵来;为了让黑社会老大交代口供,黄建光与孔武有力的他比掰手腕,又成功让不可一世的大佬服输。

审讯中,“言多必失”,因此面对不愿意交代犯罪事实的嫌疑人,打开对方的话匣子极为关键。而这正好是办法很多、语言很有艺术的黄建光的特长。为了传授审讯经验,他还专门出版过一本著作——《辩诉交易简论》。

最想做

“一个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人”

△黄建光应邀在母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讲座

虽然缉毒警察给人的一般印象往往是紧张严肃的,但黄建光说,私底下,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什么性格都有。

至于黄建光自己,是一个特别开朗幽默的人,周围的人都叫他“阿光”,连被他审讯过的罪犯,都告诉他“你是个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人”。

黄建光说,其实,传播快乐正是他最想做的事情。

△生活中的黄建光爱看《明朝那些事儿》,每天练两个小时萨克斯

现在,从一线退下来的黄建光定居在上海,除了写书,他每天都抽出时间来学英文、练习萨克斯,练好英文的他前段时间独自开车穿越美国,去看望了美国缉毒署的老朋友,“老来学习萨克斯”,也考到了10级证书。“看吧,没有什么不可能”,他说。

△自驾穿越美国

黄建光出生在闽清,在福州高级中学念过中学。和你我一样,鱼丸、锅边、肉松,就是他最爱的福州味道。尤其是鱼丸,他觉得上海的鱼丸怎么也不地道,每次回福州,都要吃一次正宗的福州鱼丸。

△闽清因台风遭受洪灾,黄建光回乡支援抗洪救灾第一线

△黄建光工作后获得一等功证书

缉毒警察的工作没有确定性,因为贩毒不受时间限制,缉毒也需要24小时待命。黄建光说,以前有时候凌晨一个电话就必须出动,长时间一根弦绷得很紧,人很紧张,脾气就容易火爆,会影响家人。

而且缉毒警察的工作风险很高,家人也跟着担忧。除此之外,从警生涯中,黄建光从来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从来没有给孩子换过尿布,这让他觉得非常愧疚。

黄建光说:“最希望社会能给警察群体更多的宽容、理解和支持吧!”

来源:福州城事

编辑:公大官微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