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萨克斯 >> 萨克斯资源 >> 正文 >> 正文

学琴棋书画会影响成绩吗家长对此表示很疑惑

来源:萨克斯 时间:2024/9/15

经常有家长问起一个问题,孩子在琴棋书画上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难道不会影响到语数外的学习成绩吗?

如果仅从时间多寡上来看,家长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人家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语数外等学科上,你却必须分出相当部分时间精力去学习琴棋书画,后者怎么看似乎都处于劣势地位。

也有家长以此为据,强力干涉乃至逼着孩子放弃兴趣类课程以专攻语数外,毕竟学科成绩这一块才会真正影响绝大部分孩子今后的升学乃至工作。

不能简单地将这种想法和做法斥为功利主义,毕竟升学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必须慎重考虑的头等大事。只是他们忽略了一件事,学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来不是简单的时间累积就能得出孰优孰劣。否则大家就不必参加那些选拔考试遴选人才了,干脆就以学习用时长短来决定升学名额就行。

以学琴为例,学业优秀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上课勤学,课后苦练。除学琴本身的收获,这个不断打磨技艺的过程还能培养一系列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可以锤炼出诸如坚韧、细致、耐心等优秀品质。尤其是学生不断上考场和上舞台的宝贵经历,更是能大幅度加快孩子身心成长的宝贵财富。

这些东西也许用肉眼看不见,但确实存在并发挥着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悄悄沉淀在孩子们身上,不仅在学琴时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其他科目比如语数外时一样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强力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迅速发展,更为显性的是能大幅提升学习的成效。

这就是学习迁移的巨大作用,它的存在足够抵消之前提及的耗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所以若干年后往往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兴趣发展得好的孩子成绩同样很棒,在求学路上喜获双赢;一门心思盯学习的孩子相比之下却并无明显优势,其中有些学生由于不善管理时间,看似耗时很长但学习成效不显,结果是既无好成绩又无小特长,造成双输的局面。

当然,也有孩子出现开发兴趣失败并且成绩也不理想的情况,但那是其他问题导致,比如意志品质不强、学习方式不对等等,并不能简单归结为就是培养兴趣惹的祸。

另外,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正处在飞速发展与变化的阶段,各方面能力都是越来越强,对专业学习的加成作用越发明显,这也能显著节约发展兴趣的时间成本。

比如学习C大调音阶,那是琴法的基本练习中最基础的内容,但耗时很长,也许花上几个小时也未必能解决问题。等学习较复杂的几升几降音阶时,用时可能也就在二三十分钟,相比之下已能省下大把时间。后来再学难度最大的三六度音阶,大多情况下也就十来分钟就能解决一条,动作快些的五分钟就行。少量自学能力足够强的学生自行琢磨一番就能解决问题,效率最高!

可见,时间的消耗跟能力成反比,能力越强,越能节时提效!

第三个方面是特长对学生身心的调节作用。这个作用因人而异但确实存在,有时作用还很大。比如你在刷题刷得脑壳生疼时,随手来上一段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或萨克斯曲《归家》,或许就能驱除疲惫抚平心潮,甚至还能激发动力和活力呢。

有人会说那大可不必去学啥东东,一部手机就能播放所有,想听啥听啥。

那只能解决有和无的问题,但解决不了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一旦涉及音乐对气质和内涵的潜移默化时手机就显得捉襟见肘,更无法让一个音乐小白深入体会音乐内在的巨大力量。不是拿着手机播放几遍流行乐曲就能称得上欣赏音乐。

写在最后:

因此,想培养孩子棋琴书画这类才能的家长朋友尽可打消顾虑,选好合适的科目大胆让孩子去学。尤其是那些已灵气闪现,明显具备相当天赋的孩子,更应大力开发其优势和长处,以图练好童子功,为未来的勇猛精进夯实基础。

当然,家长也要认真控制孩子的学习总量和协调各科平衡发展,把一切丢给孩子不闻不问、或不顾实际情况肓目加科目的做法都不可取。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