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疯狂课外班”的热潮下,我们请小花生书友一起分享孩子上课外班的故事,让我们惊讶的是,收到的故事中并没有传说中的打鸡血,也没有放任孩子傻玩。
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很多朋友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做出了理性的选择,后来的实践也证明孩子确实乐在其中。原来快乐教育和兴趣班并不违和。
在多位网友的兴趣班故事里,我们精选出了这20位家长带孩子上兴趣班的经验,种类特别丰富,是非常难得的第一手“测评”。
1、奥数和英语,也可以从兴趣入手
生在这个“全民奥数”的时代,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儿奥数的经历。从大家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家长对于奥数还是比较理性的。不管选择继续还是放弃,大家重视结果,更重视孩子的感受和学习过程。
Alice79:四年级起让孩子参加奥数培训,到了五年级,儿子才算基本适应奥数课。要说成果,课内的数学成绩好像比之前更稳定,多做了一些题目,至少多操练了计算吧。至于开拓思维,提升数学能力啥的,还不好说。xbin:女儿她知道自己不是奥数天才、一直跟的很辛苦,我问她为什么坚持去上去,她说:“不舍得,不舍得那里的同学,不舍得老师!”最后我决定与其勉强女儿不开心地学习,还不如选择放弃。老和尚和小和尚:女儿在小学里确实属于老师眼中比较笨的“数学差生”,自己对数学也不是很有信心,如果我选奥数班,只考虑孩子自己进去读,家长不要陪读的培训机构,这样的机构至少是在教学生而不是培训家长。内容至少孩子自己是可以听的懂的。家长对培训机构里教的内容和方法要问孩子,千万不能让孩子背套路,死背公式,否则到了中学以后后患无穷。而英语和奥数一样,也是升学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东方欲晓:女儿三岁开始,英语是我第一个为她选择的培训班。我必须面对女儿高中就要出国读书的这个事实,甚至也许会更早。也许早一点开始英语的启蒙,能让早早在尚处于语言敏感期的时候过掉语言关,将来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她喜欢做的事情上。家家妈妈:英语最重要啊,奥数不是人人补的进,英语却是人人能学好的,功夫花的越早越好。现在我们英语就不及同班启蒙早的孩子。现在各种英语学习资源那么丰富,很多家长也愿意做好功课,自己教孩子。但与爸妈一对一上课,有时满足不了孩子的胃口。有人选择送去机构培养兴趣;还有人为了让女儿学英语,在自己家里开起了培训班…
anniecsy:女儿两岁半试听迪斯尼英语,唱唱跳跳的很对她胃口,正好新开班就一次性报了2年,虽然很多人觉得迪斯尼太欢乐没实质内容,但对Tina,使她能对英语感兴趣、自己独立进去上课、敢于上台开口说、和外教手舞足蹈的交流还是很有帮助的。琥珀:我和老公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相识于一个英语培训机构,在我看来,系统的英语学习,最好的还是小班化教学,几个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我邀请了另外13名孩子,在自家办英语培训班。三年坚持下来,从最初级的词汇开始,慢慢的到现在已经是长长的文章了。而这个班,一直保持着14个孩子每周一次2小时的英语课,如今在学校的英语成绩都相当不错。自己教的好处就在于负责任,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掌握程度来安排进度。也有机构反而在培养英语兴趣上帮了倒忙,我们要多留心孩子的反馈。
童童妈mm:选这家英文机构是因为离家进不用接送,但是一学期之后,就果断停了。这家英语班里老师水平一般,还要求小朋友像小学生一样,坐一节课。发现了儿子不适应之后就停了,这也是我最大的痛,因为有私心,没考虑那么多,让后来再说英语,儿子就很抵触。2、漫漫才艺路,且行且珍惜
让孩子爱上音乐很简单,但要把枯燥的练习坚持了下来,除了去机构以外,家长也需要一起软硬兼施…
栗子妈妈:儿子一年级时学过萨克斯,但二年级转就停。四年级的时候,儿子有一次回家,说音乐课上老师放了一段钢琴和萨克斯配合演奏的《欢乐颂》,非常震撼,有点想重新学萨克斯,这真的是一次惊喜!于是蒙上灰尘的萨克斯重见天日,从零开始重新学起,每周日上一次课,平时,每天练习15-20分钟,过段时间他就演奏给我听一下,让我这个外行人给一些反馈。童童妈mm:学钢琴是孩子自己选的,现在已经学了快三年了,中间有一段时间不想学,因为练基本功太枯燥,在我的软硬兼施下,又跟老师沟通,放慢了速度,还是坚持了下来,而且孩子也很喜欢。有些家长在学乐器这件事情上用了些“饥饿营销”的技巧,孩子都乖乖上钩了…
叮当妈妈:儿子看到幼儿园老师弹琴,提出想学钢琴的想法,说心里话:我是不太支持!原因有二:1.学钢琴过于泛滥2.作为“兴趣”乐器,它太大——长大读书出差总不能背着钢琴满世界跑吧?!于是我暂时婉拒了他,但有半年的时间他一直坚持说要学钢琴!于是后来开始“漫漫长征路”....学琴伊始,我对他说:试两个月,如果两个月后还想学,我们买琴!否则以后不许再提学钢琴,他答应;后来我们买钢琴,钢琴进家前我又约法:无论如何艰难都必须坚持!他答应!于是,一年半过去了,哪怕练琴有懈怠,但从不言放弃!Joejoe:让孩子学吉他应该说是我“蓄谋已久”的事了,孩子算很配合,一开始学习也是比较枯燥,但他始终没说过不要学了!对于小孩子来说每天练琴是件不好坚持的事情,我家孩子又懒,让他每天弹琴他也会很苦恼,但我一旦说:“你不想学就给我个准话,以后再也不用弹吉他了。”他立刻就会不再反抗,乖乖弹琴去了。才艺老师一般都很有个人魅力,孩子被他们身上的“艺术气息”吸引后,学起来很有动力。但如果要换老师,也要非常谨慎,孩子的兴趣可能换跑了…才艺老师一般都很有个人魅力,孩子被他们身上的“艺术气息”吸引后,学起来很有动力。但如果要换老师,也要非常谨慎,孩子的兴趣可能换跑了…
海水正蓝蓝:女儿三岁半,试听了舞蹈课以后特别喜欢,几次课上下来,老师夸大宝记动作快软度好,娃每周末开开心心去跳舞,我们也开开心心去接送,特别是爸爸很有动力,因为老师真是太美了!可是好景不长,美女好老师跑去拍广告,中间断断续续换了三个老师,一起跳舞的同学也因为频繁换老师四散撤离,一阵子以后娃已经非常非常讨厌跳舞这件事。JaneXu:在少年宫给两个孩子一起报名参加了一个声乐的兴趣班。这个班的老师非常好,美丽温柔又负责,孩子学得挺不错。可惜后来搬家,哥哥就半途而废了。3、运动兴趣班:小花生全网零差评
在我们小时候,没有体育天赋的孩子是很少有机会接触专业级别的体育运动启蒙,但现在完全不同了,各种社会资源,只要孩子感兴趣,都可以去尝试。
在小花生,运动培训班的好评率非常高,本来只是想让孩子动起来,报了班后,没想到孩子的心智、语言、社交各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惊喜连连。
盘点了一下小花生网友给孩子报的运动兴趣班,包括足球、篮球、网球、棒球、橄榄球、旱冰球、跆拳道、空手道、轮滑、游泳、击剑、体操等等…我们就精选几个来聊一聊:
足球:消耗孩子洪荒之力的首选,而且并不是男孩的专利
栗子妈妈:四年级参加的足球课外班,现在一年完成了两个短训周期。儿子尽管是替补,但每次上场,他都努力地奔跑,还始终记住教练的话,坚守岗位,盯人防守,跑到有利位置时,也会举手向同伴示意传球给他,平时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毛病在比赛场上也没有明显表露出来。cat:印象中体育教练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分解动作喊口令1——2——3——4——没耐性似乎是通病。直到这次报了个足球班,整个训练2个小时,中间只有很短的休息喝水的时间。运动量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小朋友们各个玩的不想走。教练说他们用的是德国的青训项目中启蒙部分的教学法。josephire:女儿5岁,已经上了一阵子足球班了,不过选足球的妈妈可是犹豫了好久,足球很暴力?足球队里全男生只有她一个女生不太好吧?学足球腿会粗?万一她被欺负了呢?众多异议让妈妈选择徘徊,爸爸出来拍板了学,孩子小多跑跑也是好点,学会集体里的人际相处也是好的。那就报班了!空手道:强身健体、让孩子掌握自卫技能
LillianBi:我和他爸爸觉得男孩子必需要有至少一个体育类的兴趣爱好。空手道在实战方面属于攻击性仅次于泰拳的,练得好可以保护自己,再差也能强身健体。所以我们就定了让Frankie去学空手道。网球:锻炼体力与协调力、敏捷力
khadgar:儿子5岁半时我让他学习打网球,那时只是觉得这是在西方社会比较寻常的运动,不单单锻炼身体还可以社交,没想到现在成为儿子最喜欢也是投入最多的运动。学业虽然繁忙,儿子坚持每周三次训练。没有训练的日子也会在家里用绳梯联系步伐,小区里对着墙网熟悉球感。网球需要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灵敏的步伐、良好的体能和爆发力,学起来不容易,游泳也成为了辅助锻炼体能的方法。击剑:讲究战术与技巧,有勇更要有谋
栗子妈妈:儿子不是一个有体育天赋的孩子,而且还特别保守,不具有勇猛的气质,每次比赛都以防守为主,鼓励他进攻时,他经常和我说,不能鲁莽,要讲究战术,结果往往他还没研究透对手,就已经输了比赛。但他喜欢和爸爸一起琢磨动作要点和战术。虽然这些优点没有直接为他带来突出的比赛成绩,但我觉得非常珍贵,对他以后的成长发展都会有积极的影响。棒球:讲求合作,与同伴一起勇敢又执着地竞争
joejoe:去试听棒球课前,带儿子去买手套时,高大帅气的美国老板让孩子试试怎么来打,打了两三个球,他竖起大拇指。这时我才发现,原来让一个运动项目样样不在行,几年也学不会骑车、轮滑的孩子爱上运动居然如此简单,只需要用可爱的音调说五个字:“他热爱运动!”如今他已经参加棒球队一年了,走过了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运动场上的小小身影是那么执着。除了他还是比较懒外,他学会了象个男子汉一样不惧劳顿、跌倒了也要勇敢、和小伙伴们团结合作……当然,他的英语也更棒了~当然运动培训也不是越早开始越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多体验,选择出最适合的运动种类。
shuqian:带四岁儿子去跆拳道班体验,那里面都是一些比他个子高的哥哥姐姐,也许是年龄太小,他反应有点慢。后来,大家一起喊号子时,他说哥哥姐姐喊的号子声音太大,把他吓坏了。于是,这次的体验就到此结束。4、开发大脑:手工、棋类、搭建哪家强?
对小孩子来说,动手就是在动脑,是有科学根据的。带孩子上了各种益智类培训班后,大脑到底开发地如何?还是反而有别的额外收获?
手工课:最大的收获是老师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