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上)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阅读书单:《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第五项修炼》《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好好学习》《跃迁》《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如何阅读一本书》《精进有道》
对佛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佛家有六度核心奥义(又称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bōrě]。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佛教都是教人出世、厌世的,但其实恰恰相反,佛教也讲究勇猛精进,正如《遥远的救世主》男主中丁元英所说:“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认为,佛家讲无心而为,带宿命论,认为人带着各自不同的业力来到世间,做事是为了消业,不求结果,除心不除事。什么意思?朱光潜曾用一句话评价弘一法师,我以为很恰当表达了佛家的无心而为,即“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佛家为什么要精进?《瑜伽师地论》提到,“言精进者,发起加行,其心勇悍。”“言精进者,谓为断除慢缓策勤诸过失故。”普贤菩萨警示偈[jì]:“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窥基法师(唐代著名高僧,唯识宗创始人)对精进的解释如下:
言精进者,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谓善品修,恶品断。勇表胜进,简诸染法。捍表精纯,简净无记。又云:勇而无怯,捍而无惧。言满善者,圆了善事,名为满善。故三根为作善,此名满善,能满彼故。或曰:《唯识论》言精进一法在三根后,《百法》则信后即言,何耶?曰:唯识乃立依次第,此乃因依次第。盖信为欲依,欲为勤依故。此信后而便言勤,勤即精进也。但勤通三性,进唯善性摄也。立依者,谓根依精进,立舍等三所依。四法立理,须合说故,三根后方说精进。
可见,佛家所说的精进,指的是在智慧的指导下,解决我们的不良串习,简而言之,精进就是断恶行善的努力。以上是从佛学的角度看精进,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需要长期的苦修,非我等凡夫俗子可以坚持。
我们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