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王家铃李文芳王婷记者吴朝香
今天是“”国际护士节,中华护理学会于5月10日在北京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召开了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
在本次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上,浙江大学医院护士宫晓艳、医院护士王艳红被授予“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荣誉称号。
医院ICU护士长龚晓艳
出院患者对她鞠躬:我要到杭州为你吹萨克斯
医院ICU护士长、援荆门医疗队队员、临时党支部委员、荆门新冠肺炎ICU护士长。
2月12日,宫晓艳随医疗队驰援湖北荆门,一走就是近两个月。
初到荆门,她临危受命,不到24小时,从无到有,规划并建立了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的ICU。结合多年ICU管理经验,将一普通老年病房规划改造成符合ICU设置和院感防控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面对能力、工作背景参差不齐的一支陌生的护理队伍,宫晓艳护士长线上线下同步培训,优化排班合理分工,当地组长负责对外协调、物品药品对接,邵医组长协调患者收治、周转、危重患者管理和护理质控。迅速提升了当地护士的危重症患者护理能力。
在荆门工作过程中,一危重症用ECMO治疗的患者,经医疗队反复讨论后需要复查胸部CT。患者用ECMO治疗、身上有无数管道和监护仪,还要考虑各种机器的电源维持、做CT的时间和风险,米的转运之路,是艰难之路。
转运前一天晚上11点半,宫晓艳还在思考着整个过程的种种细节,她在一遍遍模拟着转运的每一个环节,脑细胞兴奋异常,原本瘦弱睡眠不好的她,准备等会睡觉前吃颗安眠药,已经有同事因为心疼她每天超负荷工作,嚷嚷着不能再让她进舱。
在荆门期间,作为护士长的她,每天早出晚归,深夜静下来时,都会反思当天的工作细节,并思考接下来即将开展的工作事项,这已经成了她到荆门后的工作习惯。
一位重症患者从院外带入的尾骶部压疮令人堪忧,宫晓艳担心换药过程影响床边护士工作进程,坚持自己清痂、除腐肉、冲洗、止血、包扎,身穿防护服床边一蹲就是半个多小时,每次换完都要扶着腰靠墙站一会。经过30余天精心护理,患者局部肉芽生长良好,同时病情明显好转,于3月23日出院,成为援颚医疗队首个ECMO治疗治愈出院患者。出院时,热爱音乐的患者反复向她鞠躬道谢,并说“恢复后专程到杭,为医护吹奏一曲萨克斯”。
大家都说,有不懂的问“宫博”
在荆门出色的表现只是宫晓艳17年工作的一个缩影。年参加工作的她,作为当年为数不多的医科大学护理本科毕业生,选择深入临床,成为一名ICU护士。
她曾说:“护理是一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去实践了才能深刻感受到护理的意义。”这些年临床工作经验的积累,不间断的继续教育学习,让她成为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临床技能过硬的ICU护士。同事们总是喜欢称她一声“宫博”,大家都说,有何不懂的问“宫博”,“宫博”肯定知道,这一声“宫博”充满了同事们对她的信任和喜爱。
王艳红医院三墩院区呼吸内科护士长
患者对她说:你比我女儿都贴心
王艳红是医院三墩院区呼吸内科护士长,也是首批“浙江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队员。
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1月23日下午,王艳红正在抢救病人,间歇时接到护理部主任的电话。
“武汉需要医护人员支援,要求有呼吸科经历的专业人员,你看科室里派谁去?”“让我去!”
“我工作22年,在重症ICU病房12年,呼吸科5年,这个时候,当然我去!”
短短两句话,份量如山,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丝退缩。
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她作为首批“浙江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的一员逆行奔赴武汉第一线。刚到武汉,由于水土不服,王艳红身体出现了发热、腹泻的症状,但她没有丝毫的退却,反而期盼着尽早归队。当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她立即奔赴了抗疫战场。
在隔离病房,她穿着层层防护服,为患者治疗、翻身、拍背、喂饭、穿衣、擦身、清理大小便、换床单被套等,常常是一个步骤下来已经全身湿透、气喘吁吁。
看到病人那种难受的表情,她丝毫顾不上自己多层口罩下的呼吸费力和层层防护下缺氧的不适感,坚持为病人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很多病人因为孤身一人在隔离病房,又对疾病有恐惧感,常常整晚睡不着觉,王艳红主动为患者做心理护理,给他们带去关爱,鼓励他们和医护人员一起共同努力,早日战胜病魔。
为了不影响上班和浪费防护服,上班前两个小时,她就开始不喝水,为的就是上班期间不上厕所,与时间赛跑,同病毒战斗。看到部分患者生活用品短缺,她主动贡献出了自己本不多的生活用品。
她所属的医疗队是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是工作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的一支队伍。在这条援鄂路上,她从冬天走到春天,从棉袄穿成短T。
58天的坚守,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卓绝,太多的勇往无前,太多的微笑和眼泪。她的付出得到了很多患者及家属的肯定与表扬,用患者的话说:“你真好,比我女儿对我都细心、体贴。”
“护士长不在,像没有亲妈一样”
在平时的工作中,王艳红温和、亲切,对待同事,她更像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姐姐。在她去武汉支援的那58天里,呼吸科护士发自内心的感慨:“护士长不在的日子,感觉就像没有亲妈一样。”
呼吸科有很多危重病人,王艳红的精心护理不仅为病人缓解生理上的不适,更宽慰了病人心灵上的痛苦。甚至在傍晚时分,她都会出现在病房里,询问病人的情况。有时候,加班加得太晚,她就索性不回家,直接睡在科室的值班室里。
很多病人在康复出院之际,拉着王艳红护士长的手连声说“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