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为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让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精彩,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既可以鼓舞人的拼搏精神,又可以陶冶人的高尚情操。音乐不仅能启迪我们的智慧,增添生活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以调节不良的情绪,可以说音乐对人的身心有独到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音乐可以调节人体大脑皮层的机能,使人体分泌出有益健康激素和乙酰胆碱等物质,提高体内生物酶的活性,这样就会使心情更加愉悦。音乐还能调节血液循环和活化神经细胞,并能使肠胃蠕动趋于规律化,令唾液和胰岛素的分泌也相应增加,从而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抗压力抗疾病的能力。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听音乐治绝症”的真实故事。
年,美国音乐界知名度很高的金太尔夫人患了乳腺癌,病情不断恶化,情绪也显得非常低落。这时,药物治疗已经毫无效果。悲伤中的父亲为了安慰她,就经常为病床上的女儿弹奏乐曲。谁也没有想到,奇迹竟然发生了,金太尔夫人的病情逐渐开始好转。两年后,她终于战胜了乳腺癌。因为被这个奇迹所鼓舞,金夫人在欣喜之余,首先考虑到用音乐让更多人受益,待她康复后,就以极大热情参加音乐治疗工作。她常常带着吉他和动人的歌曲走遍全美国,帮助癌症病人战胜绝症。
上面的故事从表面上来看,是音乐战胜了“绝症”,但实际上是音乐改变了病人“绝望的情绪”,而当情绪一旦转变,就会大大激活人体的免疫细胞,最终战胜了癌症。这就足以说明音乐在调节情绪方面的重要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用音乐调节情绪,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呢?在运用音乐调节情绪时,我们争取达到三个“领悟”。
第一,领悟音乐的作用。大家知道,古诗中有这样的词句:“一点芳心休诉,琵琶解语”,“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可见音乐能够表达语言无法形容但又不能缄默的东西,有时比语言更有魅力,所以说,音乐既可以让人的内心世界变得开放变得包容,又可以使人进入自我探索、自我独白的境界;既能使心灵净化,又可以减轻焦虑;音乐还能够释放积聚压抑的情感、解除负荷沉重的心理负担。可见音乐对改善不良情绪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位春风化雨的“使者”。除了这些,音乐还有寄托情志的投射作用,古人说得好“志感丝篁,气变金石”,“诗以言志,歌以咏言”就是这个道理,可以让人从音乐的铿锵节奏或悠远意境之中,增强信心,开阔胸怀。
第二,领悟音乐的功能。音乐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可以使人产生意象和超越世俗世界的体验,在这种没有语言的梦幻般的世界中,欣赏音乐可以进行任何惬意的遐想和联想,忘却忧虑和烦恼,甚至达到无我的境界而融入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意境当中。同时,我们不要忘了音乐的另一个功能,那就是它可以引发欣赏者对往事或生活经历的回忆与联想,加深对现实生活和情感世界的体验,激发对和谐、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热情。
第三,领悟音乐的意境。我们要特别领悟音乐的风格,尤其是音乐蕴藏的内涵和表达的意境,根据音乐所产生的心理共鸣度和情绪感染力来选择不同风格的乐曲和歌曲,例如,多听并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广东音乐“步步高”和“金蛇狂舞”以及歌曲“爱拼才会赢”,可以给人带来高亢、激昂的振奋感,这非常适合改善抑郁情绪、自信缺乏和行为退缩;静听我国民族乐曲“平沙落雁”、“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时,由于曲调比较平和、悠扬,可以使人感到舒适和放松,有利于缓解躁狂愤怒和情绪不稳;工作有压力或情感受挫时,适合听一些蕴含归属象征希望的乐曲,比如门德尔松的“春之歌”、电影《归心似箭》插曲“雁南飞”等,可以激发人的信心,让人充满希望。还有一些独奏的小号、萨克斯作品如“黎明”、“春潮”、“回家”、“春风”等,可以减轻紧张感。
总之,节奏鲜明、高亢激昂的音乐能振奋人的精神,缓慢悠扬、意蕴悠远的乐曲又会对人起到松弛和催眠作用。当然了,以上阐述了音乐改善情绪要达到的三种“领悟”,这些主要是按照普遍心理情绪的共同性总结出来的,人们可以参考这些内容,根据自己的情绪特点以及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音乐和歌曲作品。你们觉得呢?欢迎留言,谢谢!
作者白新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