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首个寒假,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个寒假既没有"题海战",也没有"补课热",提升全面素质的体艺类培训火了。
按照国家"双减"政策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记者走访了南京多家学科类培训机构,都处于关门或停课状态。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的退出,这个假期成了艺体类等素质教育培训的主场。记者在南京一家大型连锁艺术培训机构看到,几十间教室几乎都有学生上课。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寒假开设了美术、书法、舞蹈、音乐、表演等几大类近20门课,每天有近千人前来参加培训。
“报名人数比去年同期有20%到30%的增长量,增长比较多的是软笔、硬笔、小主持人这几门课。”艺术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张方介绍。
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表示,"双减"政策实施后,明显感到家长和学生对素质教育需求的提升,一方面低龄、零基础学习的孩子增多了,另一方面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停课现象少了。
“往年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家长考虑小升初升学压力,选择假期暂且停课的比较多,今年来看的话,几乎没有停课的学生。”张方说。
有不少家长,一下子给孩子报了好几个班。“寒假报的班主要是体育和艺术,体育有篮球、自由搏击,艺术有萨克斯、画画。”五年级学生家长肖先生说。
“小孩的课以运动为主,游泳、羽毛球和空手道这三项运动。”另一名家长徐女士告诉记者。
在另一家艺术培训机构,老师正带着学生进行少儿主持考级培训。“这个寒假学员人数比平时增进了差不多一倍左右,一些零基础的学员,想要学习专业的知识,会有一些密集的培训。”机构负责人胡茜介绍。
选择体育培训的孩子也不少。记者在南京市龙江体育馆看到,12块羽毛球场地爆满。“之前的假期妈妈给我报了很多文化课,上完这个上那个,这个假期大部分文化课都减了,报了许多运动课,体育锻炼能使我很快乐。”小学五年级学生刘天泽说。
体育馆工作人员介绍,从早九点到晚八点,每块场地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但仍满足不了孩子和家长的需求。“寒假刚报名开始的时候,人数就差不多满了,很多报得晚的同学基本上安排不上,只能轮换着学。”羽毛球教练周先扬说。
在一家乒乓球俱乐部,十多名学生正在跟着教练练习接发球。他们不少都是寒假新来的学员,以小学生居多。“平时我们一个教练一个月差不多能上个小朋友的课,寒假期间,两个礼拜就上了个小朋友的课。”乒乓球俱乐部教练姜雪岑说。
小学四年级学生魏爱雅因为体育不好,去年被家长送到俱乐部学乒乓球,断断续续练习半学期后,体育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以前我一分钟跳绳只能跳80个,现在一分钟能跳个。”
这个寒假,不仅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多了,心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以前学生背着书包来上课,迟到10分钟都是正常现象,常常为了赶文化课,提前5分钟走。现在厚厚的书包不见了,都是背着运动包来上课,学生自己主动来锻炼,很积极,上课也很开心。”南京市龙江体育馆羽毛球教练杨千里说。
“寒假里,我每天下午3点到4点都在这边练羽毛球,我特别喜欢打羽毛球。”小学二年级学生夏可心开心告诉记者。
“我觉得‘双减’减的是家长的精力,减的是家长的支出,在学体艺课的过程中会更加增加孩子的信心。”学生家长徐先生说。
从过去追求"学习成绩高于一切",每逢节假日奔波于各学科类培训机构,如今更加注重孩子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双减"政策切实减轻了家长和学生的负担,取得初步成效。但专家提醒,除了把娃交给培训机构,这个寒假,家长更应该重视对孩子假期的规划和陪伴。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建华史哲铭编辑/国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