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萨克斯 >> 萨克斯前景 >> 正文 >> 正文

佛系养娃还是追求子宫就要赢这届家长太难了

来源:萨克斯 时间:2022/8/11
裂变式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常和身边的朋友谈论这么一个话题:

我们是该给孩子快乐自由的教育,还是当虎爸虎妈,拎着孩子一路狂奔?

回答快乐教育的,很多都是没有孩子,或者孩子还小没到上学年龄;而回答要狠抓学习,多给孩子一些课外拓展的,更多是老父亲老母亲。

王小波有过一句著名语录: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而一旦我们有了孩子,即便是挨了锤,也得咬着牙一步步往前走,教育孩子的目的,也无外乎是让他长大后能独立自主,身心健康,生活幸福。

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说过,“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文化,说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信仰,但我们都珍视我们孩子的未来。”

条条大路通罗马,鸡娃VS放羊

先来看看“鸡娃”界两大神秘群体:“海淀妈妈”和“顺义妈妈”,这是两个典型的高知中产群体,多才又多财,对孩子“狠”,对自己更“狠”。

海淀妈妈周末带着孩子穿越京城,辗转好几个课外班都是常规操作。有一个在朋友圈流传甚广的段子,问:“4岁孩子英语单词量个够不够?”答:“在美国肯定是够了,在(北京)海淀肯定是不够。”

北京台纪录片《起跑线》真实记录了近30个“00后”儿童及其家庭的成长故事,有让孩子从小学钢琴,并立志成为钢琴家的;

有花大量时间金钱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反正也不知道孩子兴趣天分在哪里,就轮番试一遍吧。

图中这位叫汤笑嫣的小朋友,从两岁开始就上兴趣班,前前后后五年时光,零零总总二十多万,十多个兴趣班,构成了汤笑嫣的整个童年。

顺义的妈妈们则更狠,为了帮孩子学钢琴,自己做足功课,考了个钢琴十级,为了让孩子学好游泳,自己一头扎进水里,考了个游泳教练。

同北京妈妈们有一拼的,还有香港家长。香港TVB一部名为《没有起跑线?》的纪录片中,让我们看到一群更为鸡血的家长,从子宫就要开始赢。

一个幼儿园四五岁的小朋友,可能比“”的互联网公司时间安排更紧凑:

一天上两个幼儿园,吃面包的时间被妈妈督促学词语;走在路上,任何一个出现汉字、英文的地方,都有可能被抽查问答;为了赶时间,在公厕换校服;幼儿园放学立马连赶几个兴趣班;终于到家,发现家里萨克斯风老师已经坐在沙发上等待了。

相比这么一群“鸡娃”家长,有一群家长就相当佛系了,对孩子完全“放羊”:

“我崇尚快乐教育,什么课外班都不给他报,不想让孩子那么累,就想让他快乐一点。”

“孩子只要快乐就好,随便学学就行,我们又不要求他将来一定如何如何……”

曾有媒体报道一群放弃大城市生活搬去大理的家长和孩子,这里没有考试、没有作业,没有任何学业压力,私塾学堂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说真的,很适合养老。

阳阳就是其中一员,脱离了正常求学轨道,他的一天是这么度过的:

上午跟弟弟凑在iPad前玩游戏,学一会儿英语,然后看电视,帮父亲准备午饭;下午跟上午一样,傍晚锻炼半小时。

大理在很多人心中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大多数时间,阳阳斜卧在大理小院门前的藤椅上,盯着iPad,抑或躺在沙发里。他可以睡到自然醒,游戏随便玩,零食尽情吃。

让我们惊奇的是,阳阳直到十岁,不会认字,更不会写字,13岁了还没有上过一堂正式的课,认识一些字,但不会写,只会照着字画,也不知道自己兴趣在哪。

这要是其他家长,或多或少会焦虑,但阳阳的父亲很淡定,他坚信孩子长大后,终究会找到自己想走的路。

无疑,阳阳的父亲走上了一条冒险之旅,赌注就是孩子的未来。

一味追求所谓的“快乐童年”,很有可能等待孩子的是艰难的成年。

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作数

易烊千玺两岁时就被妈妈送进兴趣班,因为不知道儿子在哪方面有天赋,于是就不停地尝试,总有一个会适合儿子。

易烊千玺小时候

从小到大,易烊千玺每天早晨6点起床,课外时间都是在多个兴趣班之间奔波,为了节省时间,总是在公交车上吃饭、换衣服、写作业。

易烊千玺与母亲

19岁的他,凭借《少年的你》拿下金像奖最佳新人演员,去年凭借文化和专业成绩双料第一,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只有他和他的妈妈知道,成功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和泪水。

周杰伦做客《鲁豫有约》曾坦言,自己学琴是被逼的。

周杰伦年少时练琴

一开始他学的是画画,但玩性大,很快便放弃了,后来改学钢琴。为了防止儿子重蹈覆辙,每当他练琴时,妈妈就拿着棍子站在后面,且一站就是五六年。周杰伦说,要是没有妈妈当年的强逼,就不会有今天的自己。

钢琴家郎朗我们也提过多次。他的父亲郎国任曾在《我和郎朗30年》中,讲述了郎朗成功背后的故事。

郎朗在回忆自己的成长之路时说:“有些能力的确是天生的,但天赋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通过更少的努力,去获得更大的成就。人生是一步一步来的,走了这一步才有下一步。兴趣是练出来的!谢谢爸爸逼我练琴!”

郎朗小时候也吃够练琴的苦

人生难免有很多遗憾。譬如,学习的时候,必然少了很多玩耍时间;练功的时候,也远没有躺平舒服。

但,早早吃了学习的苦,后面的人生相对容易走一些,未必不是一种幸运。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有一段对儿子说的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快乐和学习并不矛盾,关键是心态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也承认学习的形式是又苦又累的,但是内心却是愉悦高兴的。

佛家有言,境随心转,心不平,地就不平。无论崇尚“快乐教育”,还是“鸡娃教育”,关键是孩子和家长能否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喜悦。

如果把学习当成是一件苦差事,内心感受不到学习快乐,自然就会从内心抗拒与学习有关的一切。

于是一部分家长干脆对孩子“放羊”,并将它与“快乐教育”挂钩。但快乐教育绝不等于“啥都不用干”,自由也不是放纵。

由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的“快乐教育法”,提倡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译文就是一个提倡“快乐教育”的智慧型“虎妈”,一步步让女儿Eva成为快乐的读书狂人,每天看书千页,一天不看浑身难受,还自学高年级课程,打算过几年就考大学,目标是斯坦福大学。

Eva也曾不愿练钢琴,要坐在钢琴前一遍遍练指法、练曲谱,对小孩来说枯燥又乏味。

怎么办?译文除了科普练琴的好处,会选择一件自己不擅长但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与孩子一起面对挑战。

Eva练习钢琴

母女俩都在做着各自“不喜欢”的事,在不擅长的事情上精进了一步,内心收获了克服困难的喜悦。

Eva在美国出生长大,除了在家跟妈妈、姥姥MamaLu说中文外,其它时间都是英语环境。每到学中文的时间,Eva就抱怨,中文好难学,汉字太难写了。

译文摸清Eva小吃货属性,中文难学?OK,译文偶尔就会采用冰淇淋鼓励策略,诸如学中文半个小时,就奖励一个冰淇淋。

通过外在的动机,同时给予适时的鼓励,“妈妈相信你能做到”,促成孩子完成了难学的中文任务。

译文还有很多智慧“鸡娃”小故事,重要的是,父母面对孩子时,不要说教式教育,而是要参与式教育。

译文与女儿Eva

“鸡娃”的同时,父母也别放弃对自己的要求,这样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受益两代人的,关于收获与快乐的真谛。

如果这期内容对你有些许帮助,也请多多分享到朋友圈,感谢!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