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萨克斯 >> 萨克斯优势 >> 正文 >> 正文

萨克斯容易吹响,但也很难吹好,需注意哪些

来源:萨克斯 时间:2022/8/3

1、急于求成,忽视基本功

萨克斯是最容易吹响的乐器,但也是最容易吹难听的乐器。公园、河边的练习者往往都能完整地吹奏几十首歌曲,一吹就可以吹上大半天不重样,乍一听上去觉得会吹这么多曲子真是厉害,但仔细听就会发现许多问题,总觉得哪里不舒服,在有经验的演奏者眼中,这些问题基本都表现为音色炸(不是音色亮,是高频过多,刺激不耐听,可参考KirkWhalum、WarrenHill音色亮但是柔和耐听)、弱吹时音色发呜(震不开的感觉,类似呜呜的声音)、吐音过重而且舌头与哨片接触时间过长(一顿一顿的感觉,不连贯,可参考DaveKoz的Schindler’sList开头部分)、手指僵硬而且都翘得特高(很多演奏家的手指像粘在了键子上一样)等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直观能够感受到的,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知道这些问题出的本质,如音色炸、弱吹时震不开就是因为气息不够深、牙与哨片之间的距离过近。但是很多业余吹萨者以“能吹多少曲子”为标尺衡量萨克斯水平,而忽视对这些基本问题。就科班出身的萨友而言,拿到一首曲子,直接去合伴奏吹,音色、吐音、指法、节奏都要比某些成天吹曲子的萨友好。所以,我建议大家要更多地去练习基本功,而不是成天去吹曲子。当然,有些萨友可能会说自己每天吹多久多久的长音,但是是否有想过为什么要吹长音,吹长音要注意哪些东西?绝不是长音吹10秒以上就是合格。这就引出第2个问题,很多业余爱好者的练习方法不够科学,效率较低,下节将说明。

同时,我也注意到许多萨友太急于求成。不只是指吹曲子时手指的速度,还包括吹吐音的速度、掌握一项新技能的速度等。其实,什么技能都是由慢到快才能学习的好的。如吐音,只有用1秒碰1下的速度去体会舌头与哨片的接触状态,慢慢地去找又轻又快的触碰方式(说到又轻又“快”,有些萨友可能会拿起萨克斯用1秒四五下的速度去吹吐音,绝不是这样意思,是指每一次吐音中舌头与哨片接触的时间要短)。而且,即使是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练习基本功三到五年也不能说再也不用练习,只吹曲子就行。一次听一个老外讲课,说假如他有30分钟练习时间,他会全部用来练习音阶、长音等,不去碰别的东西。这样看似学得很慢,但其实是最快的进步方法。

再就是打开各类萨克斯论坛,各种技巧帖子铺天盖地,眼花缭乱。一定要分清什么是最重要的,就是基本功(长音、吐音等,不包括双吐什么的),而且远比你想的学问要多。听一下当今出名的大师,一个长音吹出来就特别让人舒服,而不是眼花缭乱的技巧。

2、练习方法不科学,效率低

将萨克斯作为业余爱好,较音乐学院专业学生一天6小时的练琴时间相比练习时间极有限,但是如果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有正确的观念(比如,关于好的音色、好的吐音的概念),进步依然会非常快。一定要注意某些关键点的先后顺序,如练习吐音必须建立在拥有稳定气息的基础上、练习超吹必须要先学会正常音域的高音不能咬等等。

以长音为例,有一次我在附近公园为许多人讲课,我吹奏一个长音,身边一位萨友立马拿起秒表开始计秒,待我吹完,大家纷纷说这长音合格了,这长音好。其实我本意是想让大家去感受什么是正确的音色,而不是吹多久这么简单的一个事。试想,如果我用力咬紧哨片,口风变得极小,长音大概可以吹长一倍时间,但是音色完全就变味了,能说是合格吗?长音练习的是音色,是声音的质,而绝不是量,首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099.html